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驱寒除病的窍门,就在你的脚底板上!

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驱寒除病的窍门,就在你的脚底板上!

文章图片

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驱寒除病的窍门,就在你的脚底板上!

文章图片

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驱寒除病的窍门,就在你的脚底板上!

文章图片

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驱寒除病的窍门,就在你的脚底板上!

文章图片

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驱寒除病的窍门,就在你的脚底板上!

文章图片

寒从脚下起,病从脚底除,驱寒除病的窍门,就在你的脚底板上!



“上病取下 , 百病治足 。 ”这是中医早就有的说法 。





脚部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 脚虽然位于人体最低处 , 但它是人体的根本 。 一个人的步调如果轻盈 , 这反应这个人精神很好 , 如果步调沉重 , 这反应身体疲惫不堪 。


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 , 的确可以从足部来调节 , 经络系统及足部反射区是“上病取下 , 百病治足”的理论依据 。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日常会遇到的小毛病 , 通过刺激脚部就可以缓解 , 一起来看看~


一、眼干——揉大脚趾


“肝开窍于目 , 主藏血 , 在液为泪” 。 由此可以看出肝与目(眼睛)的关系非常密切 , 因而肝的功能正常与否 , 即从目反映出来 。


通俗的说就是:如果肝不好 , 那么眼睛得不到滋养 , 所以眼睛有问题 , 要从肝经治疗 。





肝经起于大脚趾的大敦穴 , 具有调肝理气、清热利湿、理血调经的作用 。


所以 , 如果我们觉得眼睛干涩 , 视物不清 , 就可以刺激大脚趾来启动肝的疏泄及藏血功能 , 加强肝经的气血 , 濡养眼睛 。


正所谓“肝受血能视 , 足受血能行 。 ”长此以往揉足大脚趾 , 可以调畅全身气机 , 推动血和津液运行 , 调节全身血量 , 维持眼睛的血液供应 , 濡养眼睛 , 保护眼睛 , 从根本上缓解眼干症状 。


二、咳嗽、咽痛——按脚背


这一招来源于小儿推拿 , 很多小孩子的普通感冒都能通过专业的推拿来治疗 , 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手法 , 对自己的咳嗽做辅助治疗 。





足背部远端是下肢经脉“荥穴”分布的位置 , 如抱着小脚丫给揉揉 , 尤其是脚背 , 这对那些风热咳嗽并伴有扁桃体炎的很有好处 。


风热咳嗽伴有扁桃体发炎时 , 在足背部往往明显的阳性反应点 , 一按就会很疼 , 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 。


在自己用手掌按揉足趾、足背同时 , 反向刺激手太阴肺经之荥穴鱼际 , 具有清肺热、利咽之功 , 滋肺阴、凉血止咳之效 , 为治疗咽喉疼痛 , 咳嗽少痰之要穴 。


左、右手鱼际及脚趾、脚背都要按揉 , 一只脚趾按摩5分钟 。 特别对喉咙疼痛不舒效果最好 。


三、老人转脚腕——帮助降压


脚踝周围分布着肝、胆、脾、胃、肾、膀胱经的多个重要穴位 , 即五输穴中的输穴、经穴及原穴 , 为脏腑经脉之气血转输、运送、汇集壮大的通道 。





长期血压高的人 , 一般有踝部发硬的症状 , 转动踝部 , 刺激下肢经络的输、经、原穴 , 可以健脾化痰、滋阴降火、舒经活血、调节脏腑功能 , 调节全身血液循环 , 控制血压 。


特别是对老人来说 , 经常转动脚腕子 , 能增强体质 , 抗衰老、降血压 。 每天早晚各做1次 , 一般每次左右各转100下 , 做到脚部发热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