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三首咏柳诗情深意浓,风格各异,耐人寻味

晚唐大诗人杜牧不仅才华横溢、名留千古 , 还洒脱不拘、玉树临风 。 杜牧写过一篇《阿房宫赋》 , 太学博士吴武陵读过之后 , 连声称赞 , 就骑着瘦驴来见主考官崔郾 , 要为国家举荐人才 。 崔郾最终把他定为第五名 , 其他人提出反对意见 , 崔郾说:“以天下为重者 , 不计细耻;以四海为任者 , 不顾小节 。 就算杜牧是杀狗的 , 也不能更改了 。 ”
杜牧的三首咏柳诗情深意浓,风格各异,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
杜牧的三首咏柳诗情深意浓,风格各异,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
杜牧的三首咏柳诗情深意浓,风格各异,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
杜牧的三首咏柳诗情深意浓,风格各异,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
杜牧中了进士后 , 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儒征召到扬州做幕僚 。 每天处理一些公文对杜牧来说实在是大材小用 , 于是他每天带着侍卫出入青楼 , 后来才有一段爱情佳话 , 也流传开他写的一首名诗 , “自是寻春去校迟 , 不须惆怅怨芳时 。 狂风落尽深红色 , 绿叶成荫子满枝 。 ”
下面这三首诗都是咏柳诗 , 虽然都出自杜牧 , 却风格各异 , 寓意不同 。
独柳
含烟一株柳 , 拂地摇风久 。
佳人不忍折 , 怅望回纤手 。
柳绝句
数树新开翠影齐 , 倚风情态被春迷 。
依依故国樊川恨 , 半掩村桥半掩溪 。
杜牧的三首咏柳诗情深意浓,风格各异,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
杜牧的三首咏柳诗情深意浓,风格各异,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
杜牧的三首咏柳诗情深意浓,风格各异,耐人寻味
文章图片
新柳
无力摇风晓色新 , 细腰争妒看来频 。
绿阴未覆长堤水 , 金穗先迎上苑春 。
几处伤心怀远路 , 一枝和雨送行尘 。
东门门外多离别 , 愁杀朝朝暮暮人 。
第二首诗写的是新柳 , 却全文无柳字 , 完全借助环境的描写 , 刻画柳树的风姿 。 前两句的“翠影”和“倚风” , 把柳树在水面的倒影 , 以及在微风中的摇曳描写得很生动 , 突出了一种动态美 。
后两句则借景抒情 , 表达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 樊川是杜牧从小生长的地方 , 那里有优美的自然风景 , 还有历史悠久的家族名人 。 例如西晋的杜预不仅博学 , 还擅长军事指挥;祖父杜佑曾经是唐朝三朝宰相 , 还写过《通典》 , 名噪一时 。
诗人家庭的变故和仕途坎坷加重了他的樊川情结 。 杜牧回想过去 , 再看看自己 , 怎能不感伤 。 一个“恨”字意味深长 , 诗人对故乡有着深沉的爱 , 却为生计奔波不能回归 , 爱得越深 , 反而恨之越切 。
一句“半掩村桥半掩溪” , 又回到对柳树的描写 , 也充分地表达了他失意的心情 。 自己的前途就如那半遮半隐的村桥和小溪 , 朦朦胧胧 , 既看不清又舍不得放弃 , 也呼应了前面这个恨字 。
最后一首诗写新柳 , 也是全文无柳 ,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复杂心情 。 文中写道:无力在风中摇曳 , 清晨的柳叶更新奇 , 细小的身腰 , 何必嫉妒那么多频频光顾的人?这里的绿荫还没有覆盖住长堤边的河水 , 那些高等的园林里嫩黄的柳丝就喜迎春天了 。 伤心的人们思念着路途遥远的亲人 , 柳丝和着泪雨伴着轻尘 。 东门霸桥旁看多了离别 , 那些朝暮在一起的亲人一脸的愁容 。
杜牧有状元之才 , 也堪当柱国之用 。 只是他生不逢时 , 也不会学他人逢迎巴结 , 于是只好感叹上天不公 , 更让本该朝朝暮暮相处的亲人无端分离 。 不过杜才子也无需太伤悲 , 没有仕途的失意 , 哪有辋川文集 , 我们又如何能欣赏到杜才子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 也无法懂得古人那么多真挚的情感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