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会致癌,看看你家经常吃吗?

三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会致癌,看看你家经常吃吗?
去年国庆假期时 , 王先生与好友相约去沿海吃鱼生 , 没想到几个小时后 , 他就莫名其妙出现了发热、咳嗽、咳痰症状 , 体温也升到了39摄氏度 。
【三种鱼已被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会致癌,看看你家经常吃吗?】一开始 , 他以为自己是感冒了 , 于是自行服用了退热药 ,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 , 这次发热反反复复 , 一直不见好 , 王先生以为自己是感染新冠了 , 于是就去了医院就诊 。
结果经过详细的检查后才发现了真正原因!竟然是肝吸虫?。 ∫缴衔庥胪跸壬3陨闫泄?, 由于鱼肉没经过高温烹饪 , 里边的寄生虫未被杀死 , 进入体内后 , 引发了肝吸虫病 。

通常医生都是比较推荐大家食用鱼肉的 , 因为它富含优质蛋白质 , 而且脂肪含量低 , 相对红肉来说 , 可以说是更适合人类的肉类 。
但也有研究认为 , 人类生活中的毒化学混合物通过河流进入海洋后 , 污染了鱼类的生存环境 , 导致有毒物质在鱼体内积累 , 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 , 从而增加了恶性黑色素瘤等癌症的发生风险 。
不过 , 该研究并不能推断出鱼类与癌症之间的因果关系 , 我们还是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科学地进食鱼肉 。
真正致癌的是这三种鱼 , 多注意!
1、高温烤鱼
不论夏季还是冬季 , 夜宵摊的生意都十分火爆 , 而烤鱼也是很多人必点的一道烧烤 。
鱼类如果经过合适的温度加工 , 不仅可以杀灭其中的致病菌和寄生虫 , 还能让纤维被软化 , 营养素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
但如果鱼类被加热到太高温度 , 不仅营养物质被破坏 , 还可能生成一些有害物 。
当鱼肉被加热到100℃时 , 会产生有害物质丙烯酰胺 , 具有神经毒性作用 , 当鱼肉被加热到200℃时 , 会产生1类致癌物杂环胺 , 而且 , 杂环胺的多少还与加热温度、时间长度呈正相关 。
当鱼肉被加热到300℃时 , 会让脂类物质发生热裂解反应 , 还会产生1类致癌物苯并芘 , 烤焦的鱼肉中苯并芘的含量相对没烤焦的鱼会更高 。
虽然日常偶尔吃少量的烤焦食物并不一定致癌 , 但烤焦食物几乎没有营养价值 , 还是尽量不要吃了 。
医生建议:对于烤鱼 , 还是能少吃就少吃 , 较为推荐的烹饪方式是清蒸、水煮 , 既能享受鱼肉的营养 , 也能减少有害物质的摄入 。
图片
2、中式咸鱼
在2012年 , 中式咸鱼就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致癌物清单》中 , 成为1类致癌物 。
这主要是因为咸鱼需要先用高浓度的盐进行腌制 , 之后还要进行脱水 , 易生成1类致癌物质——亚硝酰胺类化合物 , 这些致癌物质在体内积累 , 就会增加食管癌、胃癌等风险 。
医生建议:尽量少吃或不吃咸鱼 , 如果实在喜欢吃 , 也要控制吃得次数及摄入量 , 每月不要超过2次 , 每次食用前先用沸水煮十来分钟 , 减少含盐量 。
3、生鱼片
爱吃生鱼片的人不少 , 有人认为营养更为全面 , 有人就好这一口 。
但生鱼片很容易寄生虫卵 , 一旦这些虫卵进入体内 , 可能能够与人共存几十年 , 虽然初期感染不会有明显症状 , 但如果不及时治疗 , 就会导致肝硬化、腹水 , 甚至诱发胆囊炎、胆管炎、肝癌 。
医生建议:一般淡水鱼中的寄生虫 , 用超过60℃的水加热1分钟以上 , 基本能够杀灭其中的寄生虫 。
还有哪些食物有致癌风险?
1、发霉的花生、玉米
花生、玉米都属于富含淀粉的食物 , 如果保存环境较为潮湿 , 就很容易滋生黄曲霉素 , 这是一种强致癌物 , 经常摄入含有黄曲霉素的食物 , 可能会诱发肝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