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脱性骨软骨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导语:剥脱性骨软骨病为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无菌坏死现象 , 而并非为炎症 , 本病系Konig首先报告的 , 故又称Konig氏病 。 本病常发生在年轻人 , 以男性为多 , 常涉及身体负重较多的一些部位 , 如股骨内髁、外髁 , 股骨头 , 肱骨小头 , 腕部 , 距骨滑车部 , 跖骨、髌骨及足舟状骨等处 。 虽然常发生在身体一侧 , 但也有对称性受累者 。
剥脱性骨软骨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文章图片
01剥脱性骨软骨病病因与病理
1、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 , 但有许多学说 , 大致可分为外伤性及非外伤性学说 。 有人认为外伤为主要的致病原因 , 外伤引起局部的骨软骨骨折 , 该骨折因关节经常活动 , 或剥脱的碎片与母骨之间被关节液侵入而难于愈合 。 多次重复的轻度外伤引起局部血运障碍 , 继之局部骨质和软骨坏死 , 并逐渐脱落 。 但不是所有患者都具有外伤史 。 而且 , 膝部剥脱性骨软骨病的好发部位 , 恰是受到很好保护 , 而不易受到外伤的部位 , 所以外伤并不能解释全部病变原因 。 也有人认为遗传或先天性因素为其重要病因 。 此外 , 还有骨动脉栓塞、病毒感染等学说 。 也有人认为是细菌拴子或脂肪堵塞局部的终末动脉所致 。 在少数患者中 , 还有家族遗传或体质因素存在 。
2、病理
在膝关节病变大多见于股骨内髁关节面 , 其次为股骨外侧髁和髌骨关节面 , 胫骨关节面受累的很少见 。 大多为单发 。 后者常为对称性 。 碎片一般都包括软骨和其下方的骨质 , 骨质或多或少 。 有的碎片只包括软骨而无骨质 , 这样的碎片很难诊断 , 因X线片不显影 。 如碎片与母骨尚未分离 , 在手术探查时可见局部软骨发黄、变软或有原纤维变性 。 在分离的骨质与母骨之间常有一分界线 , 可用刀将碎片剔出 。
偶尔在X线片有明显改变 , 但手术时却发现局部已趋向治愈 , 此种情况常见于年龄比较小的病例 。 已分离的碎片有的与母骨之间尚有蒂状纤维带联系 , 母骨和碎片的骨面都被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组织所覆盖 , 并有少量新骨形成 。 如碎片已完全游离 , 则形成游离体 , 其骨质坏死、软骨退化 , 以后软骨再生 , 由滑液中吸取营养 , 因而游离体可逐渐增大 。 游离体可在关节内到处流窜 , 因此 , 过去也称游离体为关节鼠 , 在膝关节 , 游离体一般存在于髌上囊中 , 有的则留在股骨髁间窝内 , 或下沉到后方关节囊中 。 游离体也可附着在滑膜上 , 当游离体被挤到对应的关节面之间 , 刺激滑膜引起充血、水肿和渗出 。 游离体的蒂被撕裂可以引起关节内血肿 。 上述因素 , 加上软骨缺损处的磨损作用 , 可促使增生性关节炎的产生 。
剥脱性骨软骨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文章图片
02剥脱性骨软骨病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
(1)本病多见于年轻人
男性占90%以上 , 一般只侵犯1个关节 , 少数侵犯双膝或多个关节 , 患者并无全身症状 。 有的病例有外伤史 , 少数患者有家族特点 。
(2)本病无特殊症状 , 临床特点决定于游离体的部位和大小
多数患者诉关节钝痛 , 活动多则加重时关节可能有些肿胀 , 这些症状常在碎片未完全分离时出现 , 如碎片与母骨之间只有长蒂联系 , 则有可能将碎片挤到关节面之而引起关节交锁 , 创伤性滑膜炎和关节血肿 , 查体可见患肢肌肉轻度萎缩 , 关节肿胀、积液和功能受限 。 有时可触到游离骨块 。 如游离体来自髌骨关节面 , 在屈伸患膝时可触到捻发样摩擦感 , 下压髌骨时也引起疼痛 。 如病变在股骨内髁关节面 , 在屈膝位指压局部可引起明显压痛 。 X线检查为确诊此病的主要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