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土地结缘 与绿树相伴

本文转自:中国绿色时报
与土地结缘与绿树相伴
——记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杨计福
与土地结缘 与绿树相伴
文章图片
杨计福(右三)在施工现场指导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景慎好本报通讯员徐忠义
笔者见到杨计福时 , 他正在山西省阳曲县西凌井乡海子湾荒山绿化点的施工现场进行指导 。
“这是2021年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 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全省科学绿化现场会 , 目前还得再认真打磨 , 下足功夫 。 ”杨计福说 。
今年58岁的杨计福 , 生于农村 , 长于农村 , 给人的印象是朴实、厚重、刚毅 。 参加工作以来 , 他从乡镇统计员干起 , 直到林业局局长、自然资源局局长 , 工作40年来竟然有30余年与自然资源结伴相行 。
对林草的热爱 , 对自然资源的深情 , 源于他对这块土地与生俱来的眷恋与不舍 , 故土养育了他 , 他将用自己的一生回报故土 。
当好“领路人” , 绘就绿色阳曲
杨计福2016年担任阳曲县林业局局长以来 , 倾注了大量心血 , 他紧抓太原市“创森”历史机遇 , 及时提出了围绕荒山荒坡增绿、环城绿化增景、生态旅游增色、干果经济林增收“四大重点”林业建设思路 , 全力实施国土绿化、出县口景观林业、生态廊道绿化、美丽乡村绿化、生态文化提升、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六大工程” , 累计投资5.2亿元 , 完成造林55万亩;累计完成植树689万株 , 成为第二批国家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县;累计完成全县1076株古树名木的普查工作 , 高标准完成52株古树名木的设施建设保护 , 既保护了古树名木 , 又传承了历史文化 。 同步推进建设绿色驿站、森林博物馆、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湿地公园、森林康养基地、蚂蚁森林、碳汇林业等项目 , 依托全县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景观优势 , 为市民提供更多生态游憩空间 , 发展一批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 同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 他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 推动阳曲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 森林覆盖率从22%提高到26.2% 。 阳曲县先后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国家森林乡村”、“创新全民义务植树先进县”等称号 , 他本人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称号 。
当好“守护者” , 筑牢安全阳曲
阳曲县属太原市的国土大县 , 近年来 , 省、市、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相继落户阳曲 , 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 未批先建、少批多占、私自改变土地用途等各类违占违建现象时有发生 , 卫片执法工作任务艰巨 。 2021年 , 他担任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后 , 先以保护耕地、严厉整治各类违建、违占土地现象为突破口 , 以“长牙齿”的硬措施 , 在全县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大摸排、大整治”专项行动 。 阳曲依托自然资源部下发的2592个卫片图斑为抓手 , 成立县政府卫片执法办公室 , 杨计福任办公室主任 。 整治期间 , 共计出动执法人员150余人次 , 安保人员800余人次 , 对违建房屋、道路、硬化地面、水池、围栏等进行了拆除复垦 , 对改变土地利用现状的图斑进行了清理恢复 , 共计拆除违法建筑面积1000余亩 , 办理行政处罚案件37件 , 收缴处罚金6500余万元 , 并追究相关责任人8名 , 对自然资源部下发的2592个卫片执法图斑全部完成了整改 , 以坚决的态度、快速的行动有效保护了全县的土地资源 , 土地违法使用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
当好“拓荒牛” , 再耕沃野阳曲
耕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 他对这句话比一般人有着更深切的体会 , 他积极挖掘和发挥阳曲国土资源优势 , 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治项目 , 唱好补充耕地主角戏 , 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 2021年 , 新增耕地2000余亩 , 有效解决了土地供需矛盾 , 同时政府土地收益得到增长 , 全县共招拍挂出让土地16宗 , 面积782亩 , 合同价款总额3.2亿元 , 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 , 为全市经济转型发展作出了阳曲贡献 。 2022年继续加大力度 , 积极鼓励和引进6家社会资本方参与土地整治项目 , 完成新增耕地5000亩的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