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临时病区摘牌,呼吸 456 区正在变回普外科

本文作者:yxtlavi
贴在儿科病房上的「临时病区」几个字被护士长揭下来 , 几个护士推着输液架从病区急匆匆离开 , 「现在要把病区还回去了 。 」他们说 。 这时还有几个进来想静点的患者 , 护士告诉他「这边已经清空了」 , 并指引患者去之前的病区点滴 。
在急诊门口 , 一位患者说自己前几天等了五小时都没看上 , 但今天一到就看上了 , 「人少很多了 。 」他高兴地说 。
在急诊诊室内 , 难得有几分钟没有患者来 , 王友博医生能稍微喝口水 。 如今医院上上下下正在迎来「过峰」光景 , 和半个月截然不同 , 那时王友博一天要看近800个患者 。
「现在的流水量是以前的六成左右 , 压力终于稍稍小点 。 」形容起就诊高峰 , 他用了四个字「曾经沧海」:「已经不是爬坡阶段了 , 最艰难的日子过去了 。 」他笑着说 。
新冠临时病区摘牌,呼吸 456 区正在变回普外科】发热门诊诊疗量减少八成 , 病区陆续归还
「当时肝移植、妇科、儿科、外科都借给我们病区 , 多的借了30张床 , 少的也会借5、6张 。 」王友博说 。 现在儿科的二十几张床已经被还回去了 , 临时诊室也关了一间 。 交接班时王友博告诉导诊台 , 自己已经回到之前的诊室了 , 别给患者指错地方 。 这是他难得的轻松时刻 。 在另一家医院 , 呼吸4、5、6临时病区也已摘牌 , 变回了普外科 。 ??
和王友博类似 , 同在北京的急诊医生何远也表示 , 「现在就诊量减少了30% , 轻症的新冠患者陆陆续续从外科出院 , 外科自己的患者开始进来了 。 」12月初 , 「全院一盘棋」政策帮助何远他们度过了难关 , 尤其是拥有1000多张床位的外科也在收新冠患者 , 让进来的患者起码有地方 , 他会安心很多 。
如今 , 之前骨折后等待手术的患者 , 已经陆续转阴康复 , 开始住院等待 , 外科病区里新冠的患者越来越少了 。
新冠临时病区摘牌,呼吸 456 区正在变回普外科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1月14日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表示 , 目前发热门诊诊疗量较峰值时数量减少了83.3% , 全国门诊的情况整体呈现出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的态势 。 1月12日 , 全国普通门诊诊疗总人次是913.5万人次 , 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
在稍小体量的医院 , 患者下降的速度更为明显 。 在北京某二甲医院的叶安妮形容现在的就诊人数「断崖式下降」:「发热门诊最高峰时期一天200、300人 , 现在一天只有20、30人了 。 」最开始内分泌、骨伤科等都来发热门诊支援了 , 每个科室都来了2、3个医生 , 如今只剩下内分泌主任一人 。
而在未曾专门接收新冠病人的专科医院 , 也因为阳性患者越来越少 , 正在经历着改变 。 来自某妇产科医院的陈惠惠说 , 之前普遍担心医院内交叉感染 , 妇科整体住院人数下降很多 , 现在已经恢复正常 , 甚至投诉都变少了:之前每天都有3~5个因为同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而和护士吵架的 , 其中不乏会打12345或者直接去医务科投诉的 , 陈惠惠只能硬着头皮去协调房间 。 而这一类的投诉现在基本没有了 , 她能感受到「新冠」对她工作产生的影响已经越来越小 。
新冠临时病区摘牌,呼吸 456 区正在变回普外科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来自江苏某三甲医院的胃肠外科医生付明志同样表示 , 「以前床位一个都不会空 , 但昨天感染科一天就出院9个人 。 」从1月6日开始 , 付明志就被分到感染科支援 。 随着情况变化 , 付明志想着自己是不是很快能回去了 。
他也惦记着手中几个等待化疗的患者:因为医院床位都收了新冠患者 , 这几个人却一直没有入院 , 已经推迟化疗快一个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