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MO下置换心脏主动脉瓣,三大学科团队接力救治,为25岁急性心衰男子重启生命

极目新闻采访人员廖仕祺
通讯员邹亚琴肖筱婵
25岁年轻男子突发急性心力衰竭 , 同时伴有多脏器功能不全、心脏骤停等凶险急症 , 命悬一线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区、主院区多学科联动 , 开启生命救治“接力赛” , 最终挽救了这一年轻生命 。
“急会诊!快!”近日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接到心血管内科的电话 , 重症医生刘树超立即赶到心内病房 。 只见病床上一位年轻男子面色苍白、嘴唇发绀 , 全身大汗淋漓 , 无法平躺 , 只能坐着呼吸 , 双下肢重度水肿 。 血氧饱和度只有70% , 血压根本测不出来 。 男子烦躁不安 , 十分痛苦 。
ECMO下置换心脏主动脉瓣,三大学科团队接力救治,为25岁急性心衰男子重启生命
文章图片
医护团队紧急救治
“赶紧转重症!”医护人员拖着氧气瓶推着患者向ICU跑去 。 生命救治的“接力赛”就此展开 。 入住ICU后 , 男子呼吸极度窘迫 , 四肢皮肤湿冷 , 心率107次/分 , 呼吸50次/分 , 在使用了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情况下 , 血压只能维持在82/35毫米汞柱 。
重症专家团队紧急研判 , 患者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严重代谢性酸中毒、呼吸衰竭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危急情况 , 任何一种情况都足以夺走这个25岁的生命 。 医护人员紧急进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后 , 患者的呼吸频率慢了下来 , 在镇痛镇静药物泵注下渐渐平静 , 并舒缓睡去 。 但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放松 , 心电监护仪上提示 , 患者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 。 这是一个糟糕的信号 。
就在该科主任周晨亮与家属进一步沟通的时候 , 患者突然心跳骤停 。 医生们一边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 一边火速启动最高级别的生命支持“武器”——体外膜肺(ECMO) 。
ECMO下置换心脏主动脉瓣,三大学科团队接力救治,为25岁急性心衰男子重启生命
文章图片
医护团队紧急救治
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 , 20分钟后ECMO成功运转 , 患者恢复窦性心律 , 血压也有所回升 , 医护团队暂时松了一口气 。
但如此年轻的小伙 , 心脏功能为何会如此之差?经详细问询家属 , 医生得知 , 患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瓣膜畸形 , 10年前又查出主动脉瓣功能性二瓣化畸形、中重度狭窄并关闭不全 , 当时进行了主动脉瓣成形手术治疗 。 周晨亮带领团队抽丝剥茧 , 经过细致的临床分析 , 考虑患者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
找准病因后 , 重症救治团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心肺功能替代治疗的同时 , 加强呼吸机、ECMO运行维护及并发症防治 , 持续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液体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
在后续治疗中 , 患者血培养双套报告阳性 , 发现链球菌 , 即革兰式阳性菌 , 同时心脏超声回报左室直径达70毫米 , 射血分数仅仅30% , 主动脉瓣膜钙化伴强回声团及瓣周无回声 , 考虑主动脉瓣感染并赘生物形成 。 在予以对症的抗感染治疗后 , 患者感染指标较前下降 , 心脏射血功能也慢慢好转 , ECMO支持参数也逐步下调 。
经过6天的重症治疗 , 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 各脏器功能逐步恢复 。 但由于主动脉瓣感染严重 , 瓣膜功能始终无法恢复 。 要想顺利撤出ECMO , 还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 生命救治的接力棒交到了该院心血管外科主任吴智勇团队和麻醉科团队的手中 。
转入位于主院区的心血管外科后 , 医护团队进一步调整了患者的心功能 , 使其能够耐受手术 。 麻醉团队紧密配合、保驾护航 , 吴智勇教授手术团队按照制定好的手术方案 , 为带着ECMO的患者置换了新的主动脉瓣 。 术后 , 患者即撤除了ECMO 。 经过近10天的康复治疗 , 患者顺利拔除气管插管 , 撤离呼吸机 , 并可以下床活动 , 于1月15日康复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