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慢性肾脏病中的人类微生物组:一把双刃剑( 二 )


慢性肾病中的菌群变化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与慢性肾病进展和长期生存率呈负相关 。
一项对223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研究表明 , 与对照组相比 , 慢性肾病患者的次级胆汁酸和尿毒症毒素水平升高与Eggerthella lenta、Fusobacterium nucleatum、Alistipes shahii呈正相关 。 在这项研究中 , 作者表明 , 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普拉梭菌)、Roseburia、Prevotella(产短链脂肪酸菌)的存在与疾病进展和尿毒症毒素积累呈负相关 。
另一项对92例慢性肾病患者的研究报告称:
慢性肾病队列中的Paraprevotella , Pseudobutyrivibrio(假丁酸弧菌属) , Collinsella数量增加;这一发现使作者提出 , 这个特征可以用来区分慢性肾病患者(甚至是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和健康人 。
肠道菌群失调引发慢性肾病的两种机制
其一:影响肠道屏障
微生物群组成的变化增强了肠道氨的产生 , 从而提高了肠腔的生理 pH 值 , 导致粘膜刺激并破坏了结肠上皮屏障 。 这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 , 通常称为“肠漏” 。
因此 , 内毒素和细菌产物易位进入循环并诱导局部炎症 , 由免疫细胞激活和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引起 , 以及慢性全身炎症 , 加剧肾功能的恶化 。
其二:影响血压变化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促进慢性肾病进展的另一个机制是通过肠道生态失调在内皮功能障碍、血管收缩反应和随后的高血压发展中的作用 。
肠道中乳酸杆菌的较低丰度与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发生有关 。 与正常饮食的小鼠相比 , 高盐饮食的小鼠具有异常的微生物群;这些变化与T淋巴细胞活化和血压升高有关 。
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可能是慢性肾病通过一系列免疫反应改变、血压改变、代谢变化和长期炎症进展的起点 。
上述是菌群失调影响慢性肾病 , 反过来 , 慢性肾病也影响菌群失调 。
肠道菌群 ? 慢性肾病菌群失调与慢性肾病的发病机制之间存在双向关系 。
吃进去的营养物质被分解代谢最终产物中的氨 , 通过肝脏代谢转化为尿素 , 并释放到循环中 。 尿素主要通过肾脏排出 , 部分通过结肠排出 。
肾功能的恶化将主要排泄部位从肾脏转移到结肠 。 结肠中尿素的持续存在会触发产脲酶菌的增殖 , 导致肠道生态失调 。
肠道微生物组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严重|慢性肾脏病中的人类微生物组:一把双刃剑
文章图片
Al Khodor D, et al., Frontiers in Medicine,2022
← 在一个方向上 , 肠道菌群影响肾脏:
(A)健康的肠道
(B)肠道微生物失调和破坏粘膜层
(C)释放血液中炎性因子和炎症级联的开始 , 尿毒症毒素积累
(D)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eGFR) , 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升高 , 肾脏内分泌功能丧失
→ 在另一个方向 , 慢性肾病驱动肠道内的生态失调(虚线箭头所示) , 并引发炎症级联

03

慢性肾病中的微生物代谢物

一般来说 , 与慢性肾病相关的微生物代谢物分为两类;有害和肾脏保护代谢产物 。
一方面 , 有害代谢物的水平增加 , 包括三甲胺 N-氧化物 (TAMO)、硫酸吲哚酚和对甲酚硫酸盐与肾纤维化、内皮功能障碍、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 下降、心血管并发症以及慢性肾病死亡率和发病率增加有关 。 此外 , 5-甲氧基色氨酸和硫酸吲哚酚的血清水平与慢性肾病进展呈正相关 。
另一方面 , 包括短链脂肪酸在内的肾脏保护代谢物通过抑制上皮屏障的破坏和调节抗炎反应来预防慢性肾病的进展 。 来自肠道菌群的吲哚丙酸水平与慢性肾病患者的对甲酚硫酸酯和吲哚硫酸酯浓度呈负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