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央视网“冬天|夜话丨汪曾祺:栗子

本文转自:央视网
“冬天 , 生一个铜火盆 , 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 , 一会儿 , 砰的一声 , 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 。 抓起来 , 在手里来回倒 , 连连吹气使冷 , 剥壳入口 , 香甜无比 , 是雪天的乐事 。 ”
栗子
作者:汪曾祺
栗子的形状很奇怪 , 像一个小刺猬 。 栗有“斗” , 斗外长了长长的硬刺 , 很扎手 。 栗子在斗里围着长了一圈 , 一颗一颗紧挨着 , 很团结 。 当中有一颗是扁的 , 叫做脐栗 。 脐栗的味道和其他栗子没有什么两样 。 坚果的外面大都有保护层 , 松子有鳞瓣 , 核桃、白果都有苦涩的外皮 , 这大概都是为了对付松鼠而长出来的 。
新摘的生栗子很好吃 , 脆嫩 , 只是栗壳很不好剥 , 里面的内皮尤其不好去 。
本文转自:央视网“冬天|夜话丨汪曾祺:栗子
文章图片
把栗子放在竹篮里 , 挂在通风的地方吹几天 , 就成了“风栗子” 。 风栗子肉微有皱纹 , 微软 , 吃起来更为细腻有韧性 , 不像吃生栗子会弄得满嘴都是碎粒 , 而且更甜 。 贾宝玉为一件事生了气 , 袭人给他打岔 , 说:“我想吃风栗子了 。 你给我取去 。 ”风栗子入《红楼梦》 , 身价就高起来 , 雅了 。 这栗子是什么来头 , 刘姥姥送来的?还是宝玉自己在外面买的?不知道 , 书中并未交代 。
栗子熟食的较多 。 我的家乡原来没有炒栗子 , 只是放在火里烤 。 冬天 , 生一个铜火盆 , 丢几个栗子在通红的炭火里 , 一会儿 , 砰的一声 , 蹦出一个裂了壳的熟栗子 。 抓起来 , 在手里来回倒 , 连连吹气使冷 , 剥壳入口 , 香甜无比 , 是雪天的乐事 。 烤栗子外国也有 , 西方有“火中取栗”的寓言 , 这栗子大概是烤的 。
北京的糖炒栗子 , 过去讲究栗子是要良乡出产的 。 良乡栗子比较小 , 壳薄 , 炒熟后个个裂开 , 轻轻一捏 , 壳就破了 , 内皮一搓就掉 , 不“护皮” 。 北京的糖炒栗子其实是不放糖的 , 昆明的糖炒栗子真的放糖 。 昆明栗子大 , 炒栗子的大锅都支在店铺门外 , 用大如玉米豆的粗沙炒 , 不时往锅里倒一碗糖水 。 昆明炒栗子的外壳是黏的 , 吃完了手上都是糖汁 , 必须洗手 。 栗肉为糖汁沁透 , 很甜 。
炒栗子宋朝就有 。 宋人笔记里提到的“栗” , 我想就是炒栗子 。
本文转自:央视网“冬天|夜话丨汪曾祺:栗子
文章图片
北京的小酒铺过去卖煮栗子 。 栗子用刀切破小口 , 加水 , 入花椒大料煮透 , 是极好的下酒物 。 现在不见有卖的了 。
栗子可以做菜 。 栗子鸡是名菜 , 也很好做 。 鸡切块 , 栗子去皮壳 , 加葱、姜、酱油 , 加水淹没鸡块 。 鸡块熟后 , 下绵白糖 , 小火焖二十分钟即得 。 鸡须是当年小公鸡 , 栗须完整不碎 。 罗汉斋亦可加栗子 。
本文转自:央视网“冬天|夜话丨汪曾祺:栗子】我父亲曾用白糖煨栗子 , 加桂花 , 甚美 。
本文转自:央视网“冬天|夜话丨汪曾祺:栗子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