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心理学家:每天1小时,你就离走出失眠症、焦虑症不远了

失眠症|心理学家:每天1小时,你就离走出失眠症、焦虑症不远了

文章图片

失眠症|心理学家:每天1小时,你就离走出失眠症、焦虑症不远了


在《情绪自救》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人在路上捡到一个鸡蛋 , 他就展开联想:拿回去把这只鸡蛋孵出来 , 接下来鸡生蛋 , 然后蛋生鸡 , 如此循环 , 自己最终就会有一个养鸡场 , 而一想到自己将来有一个养鸡场 , 自己就很开心 。 事实上 , 这只鸡蛋能否孵出小鸡还是个未知数 。
一位失眠的人留言说:我的失眠纯粹是自找的 。 总在意别人说的话、一个眼神 , 哪怕别人语气有点不对 , 都能给自己气着 , 把针大点的小事都当个事!总觉得别人针对我 , 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无限放大 , 好像天塌下来了一样 。
晚上躺在床上 , 脑子就像过电影一样 , 谁做了对不起我的事、给我造成多大的伤害、自己多委屈之类 , 想得都是些不着调的烦心事 , 后来意识到了 , 就劝劝自己:太多心、瞎想闹的 。 没想到它像癞蛤蟆一样黏在身上 , 不想这个了 , 又担心总睡不好对身体不好、会得重病 , 越想越害怕、越紧张 , 也就越睡不着 。
心理学家许又新教授说:我们反复或不停地对自身进行自我考察 , 对健康和生命抱有忧虑和恐惧心理 , 这就足以使身体功能发生紊乱 , 引起疼痛和不适 。

在《你就是自己的心理医生》一书提到:良好的睡眠对我们的精力及身体状态恢复很重要 , 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更重要的事实:睡不好觉所导引出来的糟糕状态 , 不单单是没睡好觉 , 由此产生的焦虑烦躁的情绪 , 长此以往 , 焦虑只会强化我们对睡眠的执着 , 越执着、越焦虑 , 越焦虑越睡不着 , 如此恶性循环 , 最终可能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的心理问题 。
【失眠症|心理学家:每天1小时,你就离走出失眠症、焦虑症不远了】别跟自己较劲 。 很多失眠的朋友 , 总跟自己较着劲 , 非要想方设法“睡” , 在咨询过程中 , 我经常跟失眠者 , 尤其是入睡困难的人这样说:睡不着就睡不着 , 当下这个时刻 , 你还没有入睡、没有睡下去 , 说明你的身体还没有做好准备 , 不管你的大脑有多想睡 , 这不重要 , 不要跟自己较劲 。
睡不着的时候很难受 , 很烦躁 , 到底该怎么办?是不是不跟睡眠较劲 , 把矛头转向“烦躁” , 想办法让自己静下心来 , 问题就解决了呢?

睡眠跟焦躁是妥妥的“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 。 解决谁 , 都不是问题的根本 。 重点在于:就像养育孩子 , 家里飘起饭香 , 孩子自然长大 , 你不要老想着怎么让他不走弯路?怎么可能呢?弯路就是他的必经路 , 你都把孩子的路直了 , 孩子凭什么成长?你要做帮他梳理好头脑和身体肌肉、爱与陪伴 , 孩子会以他的特质成为他自己 , 而不是你想他成为的那样 。
睡眠也是如此 , 不要干涉 。 你只要做好你该做的 , 吃好、锻炼好 , 以自己舒服的姿势躺下就可以了 , 放下“我要怎样”“我想怎样” , 你什么都不想要 , 包括睡眠 。
顽固性失眠症的朋友 , 由于长期对抗自然睡眠的发生 , 神经已经变得紧张、紧绷 , 即便躺下 , 还是会不由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