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疆网每年临近春节|洋洋喜气扑面来( 二 )


“各层之间 , 在老家只放红枣 , 而我来新疆后做的 , 每层间要铺一层干果 , 有枸杞、杏脯、核桃、葡萄干、切碎的红枣 , 想吃什么都可以加 , 孩子们也更爱吃 。 ”侯玉珍用手比划着切花糕的动作 。
此外 , 花糕层数并没有限定 , 一般是最下面一层越大 , 往上摞的层数越多 , 而底层面饼大小又取决于各家锅灶尺寸 。 在山东郓城 , 最多可以垒至9层 。 做好造型后 , 将花糕连着箅子放入笼屉 , 中火蒸25分钟左右即熟 。 花糕犹若一座塔状莲花宝座 , 甚为美观 , 唤作“花糕”名符其实 。
在家乡 , 花糕并非一味简单的吃食 , 侯玉珍说:“山东讲究年三十锅里不能空 , 一般都将花糕放在锅中 , 叫‘压锅’ 。 初一早上吃饺子时 , 要切块花糕搭配着吃 。 取谐音 , 象征早(枣)发 , 生活越来越好 , 越来越幸福 。 ”
除了花糕 , 侯玉珍每年还会在春节前夕包饺子、蒸豆沙包、炸青萝卜丸子 , 6个子女加上亲戚朋友 , 光是花糕就要分几天蒸 。 今年 , 儿女们早早送来了年货 , 老两口不必再辛勤劳作 。 侯玉珍想让小儿媳把自己的手艺学上 , 明年一起蒸花糕 。
自家亲手做的过年吃食 , 才有家的味道 , 也是一家人团圆和谐的象征
农历腊月二十到后来的几天里 , 乌鲁木齐城北的安宁渠镇北大路村的丁家大院热闹非凡 。 一早 , 丁家八姊妹依照约定赶到这里 , 一起准备过年面食 。 从精巧玲珑的糖包子、豆沙包 , 到模样俊俏的五色花卷、小褶肉包、翻花油果子 , 再到直径50厘米的大蒸饼 , 各色面点都是姐妹几人拿手的 。 于丁家人来说 , 自家亲手做的过年吃食 , 才有家的味道 , 也是一家人团圆和谐的象征 。
在安宁渠镇北大路村 , 老辈人同样讲究过年做的面食不能“空” , 即便蒸花馍馍也要填个枣或点个红点 。 丁玉英回忆:“从前过年蒸的花馍馍样子可稀罕了 , 有牡丹、老鼠、刺猬、兔子、枣馍 , 自家娃娃欢喜 , 待客也美得很 。 ”
丁玉英家在北大路是老户 , 家族人口虽然众多 , 却依旧保持着年节一起做美食的习惯 。 腊月的最后几天 , 丁家的女人们围着几张大圆桌摆开阵势 , 有的揉面 , 有的擀皮 , 有的调馅儿 , 有的包馅儿 , 有的摆蒸笼 。
说说笑笑中 , 各式面食排起了队 。 那小花卷 , 涂抹了红曲、姜黄、香豆、清油 , 红的搭着绿的 , 煞是好看 。 肉包子是羊肉白菜馅儿的 , 是那密密褶子的小笼包 。 而糖包子 , 馅儿由砂糖、葡萄干、核桃仁、羊尾巴油组成 , 包成了三角、老鼠或树叶形 。 再说似小馒头的豆沙包 , 馅儿是豆沙加芝麻 。 这些面食个个小巧美观 , 因为现在过年吃食花样多 , 做大了怕吃不下浪费 。
这边灶头蒸包子和馍馍 , 那边灶头已放上了油锅 , 等待炸油果子 。 面团加了鸡蛋、清油、花椒水和南瓜 , 面被擀薄 , 再叠成双层 , 切成长方形或菱形 , 中间划一道 , 穿插翻两道 , 变成了金黄的翻花“树叶” 。
丁玉华回忆:“小时候过年 , 母亲总是炸很多油果子 , 放到凉房子的大陶缸里 , 随吃随拿 , 一个月也不坏 。 晚年时 , 母亲看到晚辈做活计 , 总喜欢搭把手 。 我都有孙辈了 , 她还常对我唠叨‘赶紧学 , 再不学就失传了!’2011年 , 老人家89岁时仙逝 。 这几年每逢过节 , 我们做的这些吃食 , 都是母亲传下来的手艺 , 吃着吃着也更加想念母亲 。 ”
花卷、馍馍、包子均蒸好 , 油果子炸完 , 重头戏才将上演 。 直径50厘米、厚10厘米的蒸饼要上笼屉了 。 面里同样卷了红曲、姜黄、香豆子和清油 , 每个耗费3公斤多面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