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创药一用就止血,为何现在不用了?( 二 )


三、甲骨文的发现
由于只有深埋在地下 , 经过时间沉淀的动物化石才能被称为龙骨 , 所以龙骨和煤炭、石油一样 , 属于不可再资源 。 经过古人几千人的挖掘与食用 , 已经无法供应现代社会如此庞大的使用量了 。 更重要的是 , 除了药用价值之外 , 龙骨还具有无法估量的文化与考古价值 。
1899年 , 一位名叫王懿荣的国子监祭酒不幸患上了疟疾 , 但他的不幸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幸 。 因为精通药理的王懿荣在检查药物时 , 惊奇地发现其中一味名叫龙骨的药材上似乎有奇怪的刻画 。
一般人看到这些刻画 , 只会稍加疑惑 , 便丢到一旁 。 但王懿荣不一样 , 他是清朝著名的金石学家 , 对各种古文字、图画、印章都十分熟悉 。 一番观察之后 , 他敏锐地发现这些奇怪的刻画竟与青铜器上的铭文十分相似 。 王懿荣心中有一个大胆的推测 , 可是他手上的龙骨太少 , 不足以支撑他的猜想 , 所以他委托一位名叫范维卿的古董商人大量采购龙骨 , 数量多达一千多块 。
金创药一用就止血,为何现在不用了?
文章图片
可是他还没来得及对手上的龙骨进行研究 , 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 1900年 , 王懿荣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 , 也就是在这一年 , 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 , 慈禧带着光绪落荒而逃 , 王懿荣留守北京 , 却无法制止乱局 。 在奋力抵抗八国联军无果后 , 王懿荣服毒投井而亡 。 他家里那一千多块龙骨 , 则被他的好友刘鹗接手 。
刘鹗原本潜心研究龙骨 , 甚至写下了著名的《铁云藏龟》 , 但还没等到他深入研究 , 就被发配边疆而死 。 好在他的儿女亲家、同为金石学家的罗振玉懂得这批龙骨的价值 , 不仅将这一片多片龙骨妥善收藏 , 还跑到龙骨的出产地安阳亲自挖掘 , 前后一共收集了三万多片龙骨 , 创作出了《殷墟书契考释》这一巨作 , 让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重建天日 。
金创药一用就止血,为何现在不用了?
文章图片
承载着重大历史意义和中华民族文化延续作用的龙骨——或者说甲骨——一经发现 , 自然再被当做药材随意使用 , 而缺少了主要原料的金疮药 , 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
四、结语
谁也想不到 , 金疮药这样一种治疗外伤的药粉中 , 竟然隐藏着中华民族的惊天大秘密 。 在甲骨出土之前 , 由于年代的久远以及史料的缺失 , 周代以前的历史并不被国际史学界认可 。 但是甲骨的出土与甲骨文的破译 , 使这段不被承认的历史变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 而我们中国人 , 也因此能更加清晰地追慕先辈的过往 , 带着我们民族辉煌的历史更加骄傲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