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品糖醋鲤鱼

本文转自:济南时报
黄河岸边品糖醋鲤鱼
文章图片
□黄鸿河
葱烧海参 , 历下风味 , 如今被部分烹饪界人士誉为鲁菜“天花板” 。 2005年10月 , 鲁菜大师颜景祥在武汉“中国厨师节”上 , 现场烹制一盘葱烧海参 , 拍卖价6400元 , 更使此菜声名鹊起 , 并持续至今 。 但是 , 在老派济南人心中 , 鲁菜的天花板必须是糖醋黄河鲤鱼 。
泺口码头糖醋黄河鲤鱼发源地
鲁菜代表黄河流域饮食文化 , 是奉献给中华民族的瑰宝;糖醋黄河鲤鱼诞生在泺口码头 , 是母亲河奉献给鲁菜的经典美味 , 且有很深的文化内涵 , 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 。
鲤鱼在鲁菜中地位至尊 , 黄河鲤鱼更是在国内四大名鱼长江鲥鱼、松江鲈鱼、太湖银鱼中独占鳌头 , 楚辞曰:“食其鱼 , 必食其河之鲤 。 ”孔子给儿子取名孔鲤 , 字伯鱼 , 就是因儿子出生时 , 鲁昭公在泗水钓得一条大鲤鱼 , 送给孔子为贺礼而得名 。 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至十九 , 娶于宋之亓官氏 , 一岁而生伯鱼 。 鱼之生也 , 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 。 荣君之贶 , 故因以名曰鲤 , 而字伯鱼 。 ”这也是后来“鲤鱼跳龙门”的原始出处 。
古人云:鲤鱼沿黄河逆流而上 , 跃过壶口瀑布者便是真龙 。 过去 , 每逢春节 , 家家户户都喜贴年画 , 一幅家喻户晓的胖小抱红鲤、美其名曰“年年有余”的年画更是深入人心 , 几乎家家张贴 , 代表着一种家庭红火、五谷丰登的寓意 。
济南过去因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等原因 , 席宴上鲜有海产品出现 。 况且 , 老济南素有“吃无鳞鱼犯陈病”之说 , 一般人不吃海鱼 , 因为海鱼多无鳞 。 50后、60后这几代人小时候只吃过带鱼、鲅鱼、偏口等少数几种海鱼 , 价格也远比鲤鱼便宜 。 其他海鱼在当时的市场上几乎从未见过 , 海参则更是奢侈品 , 除了婚宴、寿宴等重大宴席上有海参扒肘子或葱烧海参外 , 老百姓平时几乎看不到 。 即便像黑鱼、鲇鱼这类淡水鱼 , 也因是无鳞鱼而很少有人问津 , 大宴席上是绝对不上的 。
婚宴、寿宴等大席 , 必不可少的是糖醋黄河鲤鱼 。 据老泺口们回忆:糖醋鲤鱼始创于泺口 , 首创者名叫郑祥 , 老泺口街人 , 百年前曾任清宫御厨 , 后衣锦还乡回到泺口镇 , 在泺口街名餐馆“泺镇园”当主厨 , 他做的糖醋黄河鲤鱼名唤“卧龙” , 配泺口三伏老醋 , 在烹饪上属“炸溜”技法 , 鱼腹卧入汤汁 , 汁如琥珀 , 色泽鲜艳 , 味道酸甜可口 , 寓意荣华富贵 。
泺口镇曾号称“小济南” , 自古是渔盐集散大码头 , 集市繁华 , 盐号粮栈商铺林立 。 清末民初 , 泺口镇曾有大小餐馆30多家 , 著名的四大餐馆泺镇园、继镇园、松竹楼和四季春 , 都以做糖醋黄河鲤鱼扬名 , 四家餐馆主厨是彭柯、李安、张怀德、徐贵生 , 其中最有名的是郑祥再传弟子彭柯 。
济南名吃糖醋鲤鱼砸个汤
济南人吃糖醋鲤鱼的一大特色——砸酸辣汤 , 又叫醒酒汤 。 味道是酸酸的 , 有点辣、有点甜 。 手法是把鱼头拍碎 , 汤头烧乳白 , 添洛口老醋、胡椒粉 , 出锅前放芫荽梗或青蒜末 。 汤瞬间上来 , 干脆麻利快 , 爽合济南府人秉性 。
济南曾流传过“砸个汤”的笑话:
济南几家企业厂长去参加广交会 , 吃了几天粤菜 , 感觉不太习惯 , 有人突发奇想:何不整条广东风味糖醋鲤鱼品尝品尝 。 于是叫来服务员 , 点了一条糖醋鲤鱼 , 服务员如实禀报 , 厨师长只听说过糖醋鲤鱼 , 但没做过 , 正在为难 。 后厨一位实习生小心翼翼道:“我在山东老家做过 。 ”厨师长便顺水推舟 , 让实习生做了一条糖醋鲤鱼 。 几位厂长吃后 , 颇觉有家乡味道 , 便对服务员说:“把糖醋鲤鱼给砸个汤吧 。 ”服务员把鱼盘端回厨房 , 请厨师长砸汤 , 厨师长一听又是一头雾水 。 实习生在旁边连忙说:“我来做吧 , 这是俺济南老乡来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