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壬寅年,哪些疾病易发?怎么治疗?

2022壬寅年来了 , 马上2月4日也要立春了 , 在未来的一年里 , 哪些疾病易发?怎样治疗呢?今天 , 我们就来说说 。
论述的依据 , 都是来源于五运六气 , 准确地说 , 是《黄帝内经》运气七篇的内容 。
2022壬寅年,哪些疾病易发?怎么治疗?
文章图片
壬寅年运气图(图源网络)
(一)
从中运的角度看 , 2021辛丑年的大环境 , 是寒水不足 , 湿土太过 。 2022壬寅年的大环境 , 则是风木太过 , 压制湿土 。
从这个角度看 , 容易出问题的主要是两类疾病 , 一类是肝木疾病 , 一类是脾土疾病 。
《黄帝内经·气交变大论》说的很清楚:“岐伯曰:岁木太过 , 风气流行 , 脾土受邪 。 民病飧泄 , 食减 , 体重 , 烦冤 , 肠鸣 , 腹支满 , 上应岁星 。 甚则忽忽善怒 , 眩冒巅疾 。 化气不政 , 生气独治 , 云物飞动 , 草木不宁 , 甚而摇落 , 反胁痛而吐甚 , 冲阳绝者死不治 , 上应太白星 。 ”
其中 , 肝木疾病就是“忽忽善怒 , 眩冒巅疾”、“胁痛”等 , 翻译过来就是说 , 易怒 , 头晕眼花 , 癫顶头痛 , 胁痛胸闷等 。 脾土疾病就是“飧泄 , 食减 , 体重 , 烦冤 , 肠鸣 , 腹支满”和“吐” , 也就是上吐下泻 , 腹满肠鸣 , 食欲不佳和倦怠乏力等 。
从“汤液经法图”角度看 , 这也是典型的肝木病证和脾土病证 , 有虚 , 有实 。 易怒和胁痛多是肝实病证 , 头晕眼花和头痛多为肝虚病证;上吐下泻和腹满肠鸣多是脾实病证 , 食欲不佳和倦怠乏力多是脾虚病证 。
也许有老师会说 , 咦 , 金老师 , 既然中运是风木太过 , 自然应该是实证啊 , 怎么会有虚证呢?
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质特点 , 有些人先天肝虚 , 有些人先天肝实 。 自然界的运气学环境 , 只是放大了某些偏颇体质罢了 。 在风木太多的运气学环境下 , 肝实体质和脾虚特质 , 会更容易被放大 。
好 , 这是中运的情况 , 主管全年一年 。
2022壬寅年,哪些疾病易发?怎么治疗?
文章图片
2022壬寅年(图源网络)
(二)
除了中运的情况 , 还有六气各步的情况 。 2022壬寅年的六气排列是怎样的呢?
初之气 , 主气厥阴风木 , 客气少阴君火 。 二之气 , 主气少阴君火 , 客气太阴湿土 。 三之气 , 主气少阳相火 , 客气少阳相火 。 四之气 , 主气太阴湿土 , 客气阳明燥金 。 五之气 , 主气阳明燥金 , 客气太阳寒水 。 六之气 , 主气太阳寒水 , 客气厥阴风木 。
这样的一个排列组合 , 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呢?我们也来看看原文 , 这在《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说的很清楚 。
初之气(阳历2月初—4月初)的特点 , 叫做风热 。 原文记载:“初之气 , 地气迁 , 风胜乃摇 , 寒乃去 , 候乃大温 , 草木早荣 。 寒来不杀 , 温病乃起 , 其病气怫于上 , 血溢目赤 , 咳逆头痛 , 血崩胁满 , 肤腠中疮” 。
也就是说 , 今年春天会提前到来 , 气温升的快 , 大风天气也多 , 相关的疾病主要集中在肝木和心火两个脏腑 , 目赤、头痛、咳逆上气、胁满是肝木疾病的表现 , 血溢、血崩、肤腠中疮是心火疾病的表现 。
当然 , 因为火居非火位 , 所以也有“温病”的提示 。
二之气(阳历4月初—6月初)的特点 , 叫做湿热 。 原文记载:“二之气 , 火反郁 , 白埃四起 , 云趋雨府 , 风不胜湿 , 雨乃零 , 民乃康 。 其病热郁于上 , 咳逆呕吐 , 疮发于中 , 胸嗌不利 , 头痛身热 , 昬(hun)愦脓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