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赛罕V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奋发·新春走基层 | 乡村振兴,让这里的新春别样红

本文转自:新赛罕V
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 , 村民李万强正在大棚内忙着打理 。 今年 , 他种植的反季节葡萄长势良好 , 是蔬菜收入的3到4倍 , 而种植的黄瓜、西红柿更是能实现年均8万元左右的收入 , 经济效益可观 。 “这些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帮助和关怀 , 只要肯努力、肯奋斗 , 我们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 ”
本文转自:新赛罕V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奋发·新春走基层 | 乡村振兴,让这里的新春别样红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新赛罕V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奋发·新春走基层 | 乡村振兴,让这里的新春别样红
文章图片
2021年以来 , 金河镇曙光村党支部紧紧围绕“支部搭台、人才唱戏、群众参与、百姓受益”的党建工作思路 , 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 依托资源优势 , 为村民打造了实体农业蔬菜大棚 , 整合土地资源 , 改善土壤质量 , 调整种植业结构 , 引进新品种 , 进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 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 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在曙光村徐徐展开 。
本文转自:新赛罕V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奋发·新春走基层 | 乡村振兴,让这里的新春别样红
文章图片
走出大棚 , 采访人员来到村民潘贵兰的家中 , 继续听她讲述她家的新春幸福事 。
冬日的暖阳洒满整个房间 , 崭新的“福”字映入眼帘 , 盛开的鲜花、整洁的客厅、干净的卫生间......这些年 , 潘贵兰一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本文转自:新赛罕V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奋发·新春走基层 | 乡村振兴,让这里的新春别样红
文章图片
看到采访人员来了 , 她连忙招呼着坐下喝水 , 和采访人员“唠”起了家常:“现在的生活变化太大了 , 我们住上了新房子 , 买了新汽车 , 如今农田耕作也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 , 一年种地的收入就有好几万块 , 而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 , 领社保金 , 用干净马桶 , 幸福感十足!”
本文转自:新赛罕V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奋发·新春走基层 | 乡村振兴,让这里的新春别样红
文章图片
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高二忠向我们介绍 , 今年 , 村里继续为年满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缴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金 , 全村年满55周岁的女性村民、年满60周岁的男性村民每月都能领到1700多元的社保款 。 在今后的工作当中 , 曙光村将继续沿着党建引领谋发展的思路 , 深入了解民情民意 , 认真为村民排忧解难 , 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 让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越来越有保障 。
采访人员短评:产业兴旺则农民富足 , 政策利民则生活幸福 。 在曙光村党支部的带领下 , 全村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善 , 他们用无私奉献的态度和切实有效的行动照亮了村民的幸福路 , 乡村振兴 , 让这里的新春别样红 。
本文转自:新赛罕V走进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曙光村的大棚种植区|?奋发·新春走基层 | 乡村振兴,让这里的新春别样红】赛罕融媒:刘士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