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开展新冠抗体检测,测抗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四 )


真正有意义的抗体检测应该是基于群体范围的 。 可以称为血清学调查 , 如在一个社区里抽样做抗体检测 , 以此来分析大概多少人感染过新冠 , 或者人群中抗体水平大概如何 , 与历史记录比是升高还是降低 , 与其它地区比又如何(采用一致的检测方法或利用共同的对照做换算) 。
据报道北京打算开展五千人的抗体检测 , 就是一种血清学调查 。 当然中国接种的灭活疫苗意味着不能单纯靠是否有N蛋白抗体来判断感染 。 弥补办法包括利用抗体数量做推测——近期感染的N蛋白抗体理论上浓度会高于免疫原性较低的灭活疫苗接种带来的N蛋白抗体 。 此外新冠病毒上有些蛋白在生命周期里存在 , 却不组装到完整的病毒颗粒里 , 如ORF8 。 过往研究显示自然感染会产生ORF8抗体 , 而灭活疫苗由于是化学杀灭的完整病毒颗粒 , 不会诱导ORF8抗体 。 测这类抗体也能明确感染情况 。
这种血清学调查 , 抽样的重要性不亚于抗体检测本身 。 只有抽样能代表一个地区 , 结论才能可靠 。 而一个长期跟踪的血清学调查又远比仅有某个时间点的抽样更具价值 。 从长远来看 , 专门找人抽血做调查未必是好的选择 。 完全可以通过对献血或做血检的样本做抗体抽查 , 来做到有效的长期血清学跟踪 。 美国等很多国家也是如此做的 , 如NIH与CDC自新冠疫情以来一直整合全美各地的血清学跟踪 , 汇总N抗体与S抗体的阳性比例:
多地开展新冠抗体检测,测抗体到底是怎么回事?
文章图片
从这类汇总可以清楚看到美国人群中疫苗与自然感染带来的有免疫基础的比例不断增加 , 一些大幅增加的时间点也与疫情暴发的时间点高度相关 。
这类血清学跟踪由于样本量大 , 必然得采用结合抗体 。 可中和抗体也是有必要测的 , 只不过是在更偏向研究的环境里 。 比如看一下接种了灭活疫苗又发生突破性感染的人 , 中和抗体滴度是多少 , 感染一个月后是多少 , 过三个月又是多少 。 中和抗体滴度和免疫防护特别是与防感染的免疫防护相关性更好 。 在个体角度 , 我们没法说这个人中和抗体滴度多少 , 就不会感染 。 但在群体上 , 根据中和抗体滴度 , 我们可以推测整体的感染风险高低 。
整体的血清学调查加上一些细致的中和抗体研究 , 我们就能对中国的人群免疫水平有更好的了解 , 也能对今后疫情走向 ,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下一针疫苗接种等 , 做科学指导、决策 。
这些基于科学的血清学调查与中和抗体研究 , 需不需要说像有的地方那样 , 公告说开放抗体检测 , 有需要的人来测 , 一次几十块钱?完全不需要也没必要 。 那种不叫血清学调查 , 应该叫血清学创收 。
参考文献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403673/
https://covid19serohub.nih.gov/
https://www.fda.gov/media/164809/download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
特别提示
1.进入『返朴』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精品专栏“ , 可查阅不同主题系列科普文章 。
2.『返朴』提供按月检索文章功能 。 关注公众号 , 回复四位数组成的年份+月份 , 如“1903” , 可获取2019年3月的文章索引 , 以此类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