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5种习惯的老人,更容易被痴呆“缠上”

一部电影《妈妈》让很多人潸然泪下 。 故事讲述了一对65岁和85岁的母女 , 相爱相杀 , 相互陪伴又互相救赎的生活 。
女儿是一名退休的大学老师 , 未婚未育 。 一大早 , 她做好早饭 , 准备好药 , 叫母亲起床 , 然后去养老院做义工 , 晚上监督完母亲洗澡刷牙 , 才允许她上床睡觉 。
母亲是大学教授 , 更像一个“老小孩” , 每天想着法与女儿“对着干” , 喜欢搞恶作剧、撒娇 。
然而女儿被查出来阿尔茨海默症 , 这意味着不仅将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 , 更是失去了照顾八旬母亲的能力 。 一时间 , 女儿只好将妈妈送进养老院 。
可是 , 母亲怎么可能妥协 , 知道女儿的病情之后 , 决定留下了好好照顾她 。 那一刻之后 , 两人互换了身份 , 不管是生活起居还是精神支持 , 这位高龄母亲再次诠释了什么是“为母则刚” 。
自从患病之后 , 女儿逐渐丧失了生活能力 , 母亲一点一点教她怎么咀嚼 , 怎么吞咽 , 怎么写字……可是 , 这一切都阻挡不了疾病的发展 。
女儿最终不记得自己是谁 , 不记得面前的白发老人是谁 , 她只能感激地说:“你长得真想我的妈妈 。 ”
如今越来越多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 , 面对这种“沉默杀手” , 应该如何应对?
有以下5种习惯的老人,更容易被痴呆“缠上”
文章图片
一、最新研究:老年痴呆可提前13年预测!
我国老年痴呆在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是7.2% , 已经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6.2% 。
柳叶刀的一项研究发现 , 55岁之前 , 以痴呆为主要病因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都是很低的 , 但在65岁之后迅速增高 , 危害着许多老年人的健康 。
近日 , 中国深圳市康宁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 , 利用了英国四十四万余个体的诊断数据 , 开发了一种新型痴呆症点风险评估工具 , 可能预测一个人13年患痴呆的风险 , 准确率几乎可以达到100% 。
有以下5种习惯的老人,更容易被痴呆“缠上”
文章图片
图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798618
这个工具可能用来预测个体痴呆症的风险 , 有助于识别潜在的风险 , 为预防和减缓痴呆症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 科学家们除了在预测老年痴呆发现获得新进程后 , 还有科学家研发了新型检测方法 。
目前 , 临床上医生主要是依靠对患者的认知能力的测试来判断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 而通过脑部成像和腰椎刺穿术等进行病理评估 , 往往价格昂贵 , 加上侵入身体 , 并未广泛使用 。
香港科技大学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 , 宣布研发出了一款简单的血液检测方法 , 成功率超过96% 。
通过检测血浆 , 可以识别出谁是阿尔茨海默患者 , 还能分辨出病情的发展 , 处于早中晚哪个阶段 。 该研究结果发布在《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障碍症:阿尔茨海默病病人协会期刊》上 。
有以下5种习惯的老人,更容易被痴呆“缠上”
文章图片
二、有这5个习惯的老年人 , 患痴呆风险高
全球至少有3500万阿尔茨海默症患者 , 我国更是大约占据了其中的四分之一 。 到底是什么再剥夺老年人的记忆呢?
目前 , 比较认可的说法与β-淀粉样蛋白有关 。
研究人员发现 , 人的大脑中有一种毒性蛋白质——β-淀粉样蛋白 , 当它过分积累的时候 , 就会出现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 , 破坏神经传递 , 从而增加阿尔茨海默症发病风险 。
但是阿尔茨海默症的病因复杂 , 是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共同影响的结果 。
普遍认为年龄增长、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等心脑血管疾病、肥胖、不良的生活习惯、教育水平低以及缺乏社交等 , 都是老年痴呆的诱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