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心脑血管体检怎么做?了解完3大类筛查项目及意义再决定体检选项 。

体检|心脑血管体检怎么做?了解完3大类筛查项目及意义再决定体检选项 。

文章图片

体检|心脑血管体检怎么做?了解完3大类筛查项目及意义再决定体检选项 。


全民体检的意识已经在大幅提升了 , 然而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某某知名人士(如企业家、演员等)突然心梗、脑梗疾病、甚至死亡的新闻 , 难道是体检检查不出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吗?还是做的检查项目不对或者不够“深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心脑血管检查究竟该做哪些项目?哪些有创的血管检查要不要做?

一般心脑血管检查会根据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家族病史、症状等因素给予专业化、定制化的的推荐项目 , 一般分类有:
1、常规物理检测
常规血液检测项目 , 适合于任何体检人群 , 无论目前有无症状 , 作为心脑血管的一般数据检测 , 通常需配合设备完成:包括心率、脉搏、血压(踝/臂指数)、心电图(静、动态心电图)、超声影像检查(心脏超声波、颈动脉超声波)、核磁影像检查(多用于脑部血管)等 。 在这里 , 我们更强调影像检查对血管状态检查的意义 , 这将更加形象地展示血管状态 , 举例超声波检查:
颈动脉超声:在这个过程中 , 医生将使用超声来筛查你的颈动脉 , 如果这些位于你颈部的血管很窄 , 那么你中风的风险就会增加 。
腹主动脉超声:使用超声波成像 , 主要检查动脉瘤及其异常 。 腹主动脉瘤的形成缓慢且无预警 , 但如果不及时治疗 , 它可能会导致你的主动脉破裂 。

2、常规化验检测
该项目一般通过抽血、验尿对人体样本进行常规检查 , 通常包含20项及以上 , 如:红细胞指标、白细胞指标、血小板指标、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胆固醇相关指标)、肾指标(肌酐)等 。 值得提醒的是:血糖或者血脂的异常 , 无论大小 , 都要高度重视 , 异常值小不代表人体可以自行恢复 , 血管类指标的异常很多是“不可逆”的 。
3、有创检查
有创洗脑血管检查多用于身体有症状或者上述检查发现中度血管病变 , 举例颈动脉超声超过70%以上或者长期胸闷、疼痛、呼吸困难等 , 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变程度以及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了 , 包括:血管CTA(静脉注射碘剂)、血管造影、腔内成像(OCT、IVUS)、心包穿刺等 。 此类检查一般不会放在普通体检项(前1、2项中) , 属于“深度心脑血管”检查项目或者由主治医生指定的检查项目 。

谁应该做血管筛检?
如果你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 或者有个人或家族遗传病史(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建议成年后每三-五年做一次筛查 , 45岁以上建议一年一次筛查 , 正常人群可从应该在30岁或30岁以上开始 。 如果你有以下症状 , 请不要等待体检 , 建议及时就医 , 如高血糖、高胆固醇、高血压、经常头晕、脚或腿上愈合缓慢的疼痛、运动时四肢抽筋或疼痛等 。
血液系统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 将重要的营养物质带到需要的地方 , 血管筛选检查以确保你的静脉和动脉正常工作 , 这是生命的保障 。 血管筛检能及时发现血管中“阻碍它们工作的障碍” , 障碍包括斑块积聚、狭窄或动脉瘤等 , 这些问题会导致心脏病或者中风 , 血管筛查的意义也是在这些问题变得严重之前就发现它们 。
【体检|心脑血管体检怎么做?了解完3大类筛查项目及意义再决定体检选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