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艺|春节的剩菜你还在吃吗?这些小技艺可以帮你

春节假期就结束了
春节期间
家家户户团聚 , 共享佳肴
年夜饭上我们讲究“年年有余”
通常是做了满满一大桌饭菜
真正能一顿吃完的却很少
每家每户都有不少剩菜剩饭
那么问题来了
“余”的剩菜健康吗?
吃隔夜菜会有什么危害吗?
剩菜剩饭该如何保存呢?
吃剩菜剩饭会致癌吗?
常听人说 , 隔夜菜中有亚硝酸盐 , 能致癌 , 这是真的吗?
其实 , 亚硝酸盐本身不具有致癌性 , 但是在胃酸环境下 , 可与胃中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胺类反应 , 生成具有极强致畸性、致癌性的亚硝胺 , 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一类致癌物 。
植物性食品中本身就含有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 绿叶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比较高 , 买来的蔬菜如果储存过久 , 亚硝酸盐也会升高 , 一般如果冰箱冷藏的话3-5天后 , 亚硝酸盐会达到峰值 , 所以对于绿叶蔬菜还是少量多次购买 , 尽量吃新鲜的蔬菜 。
技艺|春节的剩菜你还在吃吗?这些小技艺可以帮你
文章图片

隔夜菜最大的健康风险就是来自于亚硝酸盐 。 食物在高温烹调过程中 , 本身硝酸还原酶活性已经丧失 , 但是加热后的食物更利于细菌的生长 , 如果在室温长期放置的话 , 细菌中的硝酸还原酶导致亚硝酸盐含量增高 , 因而造成健康风险 。
浙江省宁波市质检院曾选取了市场上常见的蔬菜、肉类、蛋类等32种原材料 , 烹制了30多种家常菜 , 然后在室温(25℃)和冷藏(4℃)条件下放置 , 观察不同时间后亚硝酸盐和菌落总数的变化 。
叶菜类
实验发现 , 室温放置12小时后 , 叶菜类的亚硝酸盐含量就明显上升 , 有的超过了《GB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的腌渍蔬菜中亚硝酸盐 (以亚硝酸钠计) 20mg/kg的上限量 , 放置24小时后 , 甚至部分达到了100mg/kg以上 。
而冷藏24小时后 , 所有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还在安全值内 。 不过 , 蔬菜中的维生素经反复加热 , 大部分都会失去活性 , 营养价值大大下降 , 因此大家还是养成吃多少做多少的好习惯 , 尽量吃新鲜的食物 , 就算冷藏也不要超过24小时 。
鱼、肉、豆制品等
它们本身的亚硝酸盐含量很低 , 有些加工的肉类熟食会用少量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来着色和抑菌 。 所以 , 家常烹饪的肉菜隔夜一般不会有亚硝酸盐升高的风险 。 但是 , 鱼、肉和豆制品都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 放置在室温就是一个天然的培养基 , 非常适合细菌的生长 , 包括很多有害菌 , 如果食用了很容易引发肠胃炎、食物中毒 。
米饭、面食等富含淀粉类食品
剩米饭即使放在冰箱中也会产生霉菌 , 最多在冰箱里放一天 , 超过两天的剩米饭就不要再食用了 。 此外 , 新做出的米饭淀粉会变成糊状 , 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 但冷却后 , 米饭中的淀粉会老化 , 即使重新加热 , 也不能恢复原来的状态 , 吃了这种米饭 , 很难水解和消化 , 尤其是消化功能较差的老人、孩子以及患有胃肠疾病的人 , 长期吃剩饭会引起胃病 。 面包制作后 , 如果不加防腐剂或其他手段保存 , 24小时后就会产生大量霉菌 。
剩菜的食物种类不同 , 其亚硝酸盐含量也不尽相同 , 比如蔬菜大于肉类 。 肉类食品长期放置的食品安全风险是来自于有害微生物 , 致癌风险很低 。 而冷藏一夜存放的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 也是大大低于加工食品的国家标准 , 因此隔夜菜如果保存得当 , 其实是可以食用的 , 简单粗暴地说隔夜菜致癌是一种危言耸听 。值得注意的是 , 隔夜菜其实并不单指放了一夜的菜 , 如果放置时间超过8-10个小时 , 就可以算是“隔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