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危险系数不亚于“酒驾”!吃了这些药千万别开车

一定要注意!
春节返程还在陆陆续续进行 , “开车不喝酒 , 喝酒不开车”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 。
【药品|危险系数不亚于“酒驾”!吃了这些药千万别开车】但是 , 你知道吗?有的药吃了也不能开车 , 一颗小小的感冒药也有可能成为“交通杀手”!
今(8)日 , 市药品监管局提醒返程途中的市民 , “药驾”和“酒驾”一样危险 , 开车前吃药 , 一定避开一下这些“雷区” 。
“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 , 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 。 一些药物服用后可能产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头晕、耳鸣、视物不清、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 , 很容易引发事故 。 据国内一项调查显示 , 服药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占全部交通事故数的10%左右 。
哪些药物会影响驾驶安全?市药监局准备了一份“避雷”药品清单 。
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 , 简单来说就是抗过敏药 , 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酮替芬等 。 服用这些药物后常常有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副作用 , 会使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 , 反应不灵敏 。 一些治疗感冒的中成药 , 如VC银翘片、感冒灵颗粒也含有抗组胺的成分 , 服用之后同样应避免开车 。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中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布洛芬和吲哚美辛 , 布洛芬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困倦、耳鸣等症状 , 少数人可出现视力降低和辨色困难;而吲哚美辛可导致头痛、眩晕、困倦、视力模糊、耳鸣、色视等 。
镇静催眠药
镇静催眠药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类药物 , 服用这类药物后 , 常常会有头晕、困倦、嗜睡、视力模糊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反应 , 甚至还会出现肌肉抽动、手指震颤等现象 。 常见的镇静催眠类药物有佐匹克隆、唑吡坦、地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等 。
降血压药
某些抗高血压药物服用后可能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头痛、眩晕和嗜睡等症状 , 从而降低司机的注意力和反应灵敏度 , 如硝苯地平、利血平等 。 还有一些抗高血压药物有利尿的作用或含有利尿剂的成分 , 如吲达帕胺 , 可能导致多尿 , 影响司机驾驶 。
降糖药
常见降低血糖药物有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以及中药的消渴丸等 。 如果注射或服药过量 , 之后又未及时进餐 , 血糖的快速降低会诱发低血糖 , 可能导致惊厥、意识模糊、昏迷等症状 , 对于驾驶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
其他药物
抗心绞痛药 , 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 可能引起头痛、眩晕、视物模糊;抗抑郁及焦虑药 , 如丙咪嗪 , 多虑平 , 服用后可能产生运动协调障碍;天麻含有天麻素 , 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有抗疲劳作用 , 但长期使用易出现烦躁不安现象 。
如何避免药驾?
驾驶员在服用相关药物后应避免驾驶车辆 , 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到医院就诊时 , 主动说明需要开车等情况 , 医生会根据情况 , 尽量避免使用对驾驶产生不良反应的药物;
2.自行服用药物时 , 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 正确服用药物 , 关注药品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 避免服用对驾驶产生干扰的药物;
3.口服涉及“药驾”的药品后 , 在6~7小时内尽量不要开车 , 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 , 或药物已经过了血液浓度峰值的时间 , 再开车上路 。
上游新闻采访人员 陈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