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
文章图片
【导读】
不出正月都是年 。 每到年关的时候,都是亲人期盼团聚 , 渴望相见的时刻 , 可是由于疫情的原因 , 提倡就地过年 , 忙碌了一年的人们 , 可能不能回家过节了 。 大部分的人还好 , 就是家中的老人 , 心情难免低落、失望、难过 , 那疫情下的正月 , 老人如何调节情绪呢?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
文章图片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一、正确认识 , 改变观念
疫情肆虐 , 全世界范围内的人身安全都受到新冠病毒的威胁 , 中国是目前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国家 , 靠的就是正确的领导、科学的方法 , 百姓统一的配合 , 作为家中的老人 , 要正确认识目前疫情发展的现状 , 家人就地过年 , 是疫情防控的关键 , 是不得已的举措 , 我们应该积极响应、配合 , 转变观念 , 不固守陈规 。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
文章图片
二、转移情感重心 , 尝试不同方式过年
中国家庭情感的重心往往都在孩子身上 , 常常忽略自己和配偶 , 孩子不能回来团圆 , 就会产生各种不好的情绪 。 老人要试着把情感重心转移到自己和配偶身上 , 与老伴构建和谐美满的二人世界 , 或是自己能够愉快充实的生活 , 这在很大程度上 , 能改善情感状况 。 另外还要勇于尝试 , 有些以前不敢想的事情 , 现在都会很容易就实现 , 比如随着网络讯息的高度发达 , 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吃一个网上团圆饭 , 虽然远隔距离 , 却能一同举杯 , 同庆同乐 。 也可以找到几家情况类似的老伙伴 , 一起过年 , 大家说说笑笑 , 同样欢乐喜庆 , 一来可以消除孩子不在身边的孤独 , 二来也可让孩子放心 , 用乐观向上的态度 , 过一个疫情下的别样年 。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
文章图片
三、子女也要多多关注自己的父母
老年人不仅仅需要物质上的满足 , 更多的需求是精神上的抚慰和陪伴 , 如果不能回家过节 , 要提前告知 , 问问父母需要什么 , 可以通过邮寄等方式给老人一些小惊喜 , 让老人体会到儿女的关心和挂念 。 “敬老”、“爱老”、“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希望普天下的老人 , 都能安享晚年 , 康健幸福 。
【本期专家】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
文章图片
杨旻实 ,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一病房主任、阿尔茨海默病中心主任、医养结合及安宁疗护病房主任、沈阳市安宁疗护质控中心主任 , 主任医师 。 辽宁省安宁疗护质控专家 。 兼任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老年痴呆与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生命关怀协会委员、辽宁省心理咨询专家评委 。 从事精神科工作二十多年 , 擅长各种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尤其擅长老年器质性精神病、心境障碍、老年痴呆、老年失眠症、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的诊断和治疗 , 擅长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等各种心理治疗 。
本文转自:健康沈阳【导读】不出正月都是年。|把健康带回家 | 疫情下的正月,老人如何调节情绪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