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喝酒脸红的比脸白的人更能喝?喝牛奶解酒,真有用吗?

牛奶|喝酒脸红的比脸白的人更能喝?喝牛奶解酒,真有用吗?

文章图片

牛奶|喝酒脸红的比脸白的人更能喝?喝牛奶解酒,真有用吗?

文章图片


每逢佳节 , 都会有家人、三五好友相聚 , 这是一件十分开心的事情 。
聚会 , 必少不了的一项——喝酒 。

有人反感喝酒 , 当然很多人也喜欢喝酒 , 甚至一喝酒就停不下来 。
据“深圳急救”微信公众号消息——
春节7天假期间 , 深圳“120”共接警救治酒精中毒274人 。
那么 , 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喝酒 , 还会上瘾?喝酒脸红的人酒量更大吗?喝茶、喝奶等这些做法真能起到解酒效果吗?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
喝酒为什么会上瘾?
通常 , 市售酒类产品的酒精度都在0.5%vol(俗称度)以上 , 被称为饮料酒 。
饮料酒有很多种 , 比如发酵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等)、蒸馏酒(白酒、白兰地等)、配制酒和露酒 。
有些人喝酒会上瘾 , 其实主要是酒精在起作用 。
酒精(学名乙醇)是一种非特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 它能起到短时兴奋、舒缓紧张情绪等效果 。
但如果无节制地摄入酒精 , 长此以往 , 会引起机体产生病理性行为综合征(即酒精依赖征) , 表现出对酒精的使用不能自制 , 持续或间断性地渴望喝酒 , 并在无法获得酒精时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和身体不适的症状 。

而目前普遍认为 , 喝酒上瘾和我们大脑奖赏通路的功能性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 。
研究表明 , 饮酒时酒精能提高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如阿片肽类)水平 , 并通过对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和5-羟色胺(5-HT)等神经递质的影响 , 产生去抑制作用 , 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来获得愉悦感 , 进而促使饮酒者反复去喝酒 , 产生正性强化作用 。
随着机体在酒精反复地刺激下 , 大脑奖赏作用的效果会减弱(即敏感性降低) , 造成机体产生“脱离”酒精后的不适感 , 产生负性强化作用 。
长此以往 , 这种奖赏效果会在酒精的作用下达到新的适应状态 , 一旦不喝酒 , 就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中断酒精后的不良反应 , 而在负性强化作用下 , 饮酒者就会不断的想去喝酒 , 最终形成对酒精的依赖 。
酒大多比较难喝 , 可为什么还有人喜欢喝?
一般来说 , 度数越高的酒往往会更难下咽 。
因为酒精含量越多 , 对消化道黏膜的破坏和刺激作用也会越大 , 比如产生辛辣感、灼烧感等 。
但是 , 人们普遍喝酒的场合主要是在团聚、社交和庆祝时 , 这种短期、急性式喝酒的场景下 , 大脑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感容易强化人的情绪、烘托氛围 。
所以 , 即使再难喝的酒也可能会一饮而尽 。

只是由于酒精度和其他成分的不同 , 各种酒的风味和适口性差异较大 。
比如酒精度偏低的啤酒和葡萄酒 , 酒体色泽透亮、有光泽 , 加上特有的一些挥发性风味成分 , 以及啤酒花带来的微苦感、单宁带来的收敛感等 , 这些综合起来形成对感官的刺激 , 让人们喜欢喝上一点 。
而对于酒精度较高的白酒来说 , 酸、醇、酯等风味成分含量比较高 , 散发出来的酒香十分浓郁 , 也容易让人禁不住想喝上一口 。
【牛奶|喝酒脸红的比脸白的人更能喝?喝牛奶解酒,真有用吗?】由此 , 人们往往习惯于喝上一点小酒来表达愉悦的心情 。
坊间还有一种说法 , 喝酒脸红的人比脸白的更能喝 , 究竟是真是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