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吃药预防中暑没必要 喝冰饮料更容易中暑

最近实在太热了,办公室的姑娘稍微“虚”点,一出门就担心会中暑,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株洲一个小姑娘在等公交车的时候突然昏倒了,一个好心的男青年不仅拿出随身携带的清凉油涂抹到她的太阳穴和人中等各处,还解开了她衬衣的第一粒扣子 。可是,小姑娘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给男青年一个巴掌,还以为他“耍流氓”呢 。做好事,反而被误会 。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中暑后,如何做急救,又如何防止中暑事件的发生,这两天关于中暑的问题来咨询的人还挺多 。

提前吃药预防中暑有必要吗
网友“热不思蜀”问:大夏天的,家人总让我先喝点藿香正气水,或是吃几颗人丹再出门,说这样可以预防中暑 。天天吃这些药,真的有必要吗?
省新华医院急诊内科石峻医生答:
预防中暑,关键要做到三餐定时,睡眠充足,适度锻炼,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所以,并不需要特意服用防暑药物来预防中暑 。一来,是药三分毒,二来,这种提前服药预防中暑的做法,很难说有效 。
根据夏季患者就诊情况,不难发现一个常见的误区:天气热,一发烧,人们就认定自己中暑了,然后立即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防暑药品,希望可以达到退烧、解暑的作用 。
其实,发烧和中暑并不能划等号 。像肺炎,或是其他感染,比如呼吸道感染、感冒等疾病,都会出现发热现象 。在确定病因前,切勿盲目服用解暑药物 。尽快就诊,对症下药才是上策 。
高温出门,要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充水分 。运动量较大的,出汗多的,可以喝淡盐水防中暑 。
清凉油和风油精对中暑的人有用吗
读者李女士问:我也看到了株洲那则新闻,我就好奇很多新闻里列举的解暑药品并没有清凉油和风油精,那么像新闻里的小伙子一样往中暑者的太阳穴上涂清凉油有用吗?
市中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欧阳侃觉得,如果仅仅是感到头晕,小伙子的做法没有错,往太阳穴上涂涂清凉油或者风油精都可以 。
但如果已经中暑晕倒了,那么这两种物品都没有用了,这只起到了提神的作用 。
而已经中暑晕倒的病人,最最需要的是降温,物理降温最好 。清凉油和风油精对于降温,毫无作用 。
可行的做法是:最主要的就是把他们安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有条件的话可以安置在空调房里,室内温度保持在20~24℃,没条件的话,也可以用电风扇对着吹 。其次,可以用冰块或者冰水放在大血管的部位,例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 。情况严重的,可以直接用冰水擦拭全身 。
喝冰饮料更容易中暑吗
读者徐女士问:我在杭州城北工作,听说附近安装保安门窗的几个员工中暑了,是因为冰饮料引起的 。这是真的吗?我只知道喝水最好喝温水,但是为什么喝冰水会中暑,这个杀伤力也太大了 。
采访人员按照徐女士提供的线索,在市中医院找到了这3个中暑的年轻人,其中一位姓王的小伙子描述说,星期天他们三个在外面干活,傍晚回到宿舍,弄了点冰可乐、冰啤酒,买了点熟菜 。才喝完一瓶可乐,小王就觉得“没力气,想吐,不停流汗,眼前好像有一层黑色的东西慢慢浮起来”,其他两人也先后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
市中医院急诊科王奇诊断三个人是中暑:“如果不喝那么多冰可乐,可能不会那么糟糕 。”
为什么冰饮料不但起不了降温作用,反而“火上浇油”了呢?
他解释说,顶着大太阳干一天活,人本身就处于脱水状态,容易出现中暑;再咕噜咕噜一大口冰饮料,肚子里的温度骤然下降,暑热积聚体内某些部位无法散发,中暑的几率就加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