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炎的判断和用药方法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其病因非常复杂,通常有这些方面:
?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以及过敏、变态反应等可致病;
?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也可变为慢性肠炎;
?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病之后,也可出现继发性慢性肠炎;
?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营养不良,都可诱发慢性肠炎 。
当顾客有这些症状诉求时,可结合这些常规病因进行疾病判断 。而在症状方面,进一步梳理,则在三个方面:

第一,消化道症状:
●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这是慢性肠炎的主要表现 。
●遇冷、进食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症状更明显 。
●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 。
第二,全身症状:
●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四肢乏力,喜温怕冷 。
第三,体征方面:
●长期腹部不适,或小腹部隐隐作痛 。
在治疗方面,需对症治疗,也应考虑综合调理,此外需考虑饮食禁忌 。
◆针对腹痛症状,西药有阿托品,肌肉注射,另有普鲁苯辛,中成药方面有和胃整肠丸,也有不错的解痉止痛功效 。就一般用药原则而言,能口服则不考虑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 。
◆针对腹泻,使用止泻剂,如西药蒙脱石散,中成药和胃整肠丸在治疗腹泻方面也效果尤佳 。如有精神性腹泻,可用利眠宁、苯巴比妥 。
◆如属细菌感染,则应考虑抗菌治疗,可选用致病菌培养有效抗生素,但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使用抗生素,可选用黄连素、和胃整肠丸,二者活性成分都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安全,同时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
总之,在治疗方面,如果同时发生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考虑使用适应症广泛的药物,以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比如中成药和胃整肠丸,它对腹痛、腹泻等多种症状都有良好的效用,而且能起到调理、养护的作用,能全面改善肠道微循环,恢复肠功能,增强免疫力,提升抗病能力 。
【慢性肠炎的判断和用药方法】同时,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休息,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粥汤等,宜加强营养,但应禁食油煎、肥甘厚味、刺激性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