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阳|养心是夏季养生的主旋律,此时如何养心护心?

凡心有所爱,不用深爱,
心有所憎,不用深憎,
并皆损性伤神。
心阳|养心是夏季养生的主旋律,此时如何养心护心?
文章插图
凡是心中喜欢的,不要特别偏爱;
心中所厌恶的,不要过分憎恨。
因为这些情绪都会破坏性格,损伤心神。
心阳|养心是夏季养生的主旋律,此时如何养心护心?
文章插图
中医将致病因素分为外因、内因、不内外因三种,
其中七情过极是内因致病中的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和佛教中的“破执”、儒家提倡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有异曲同工之妙。
心阳|养心是夏季养生的主旋律,此时如何养心护心?
文章插图
《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对于外界各种信息进行接受、分析和处理的首先是我们的“心神”,
各种海量信息,容易使人用神过度、意乱神迷、迷失自我;又如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导致人们的阳气普遍潜藏不足,或是阳躁、升动太过而不得眠,或是阳躁持久而得不到修养,出现阳气虚衰;
另外现代人运动不够,亲近大自然不足,人与人之间交往减少,让心阳得不到锻炼,易致气血瘀阻;加之现代人饮食不节,膏梁饮食过度,痰湿、瘀血阻滞,易致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心阳|养心是夏季养生的主旋律,此时如何养心护心?
文章插图
养心是夏季养生的主旋律,那么此时如何养护心呢?
节欲敛思静心神
减少私心、欲望,从实际情况出发,节制对私欲和名利的奢望,则可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人变得心地坦然、心情舒畅。
敛思即专心致志,志向专一,排除杂念,驱逐烦恼。
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因此敛思凝神是保持思想清静的良方。
眼睛与耳朵是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目清耳静,则神气内守而心神不劳,若目驰耳躁,则神气烦劳而心忧不宁。孙思邈曰:“养老之要,耳无妄听,日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适度出汗莫贪空调
夏季不要讨厌太阳光照,适当从事一些户外活动,照照太阳,补充人体的阳气,促进阴精气血物质的孕育。一般是从立夏那一天开始,每天有1小时左右的室外运动,刚开始每次小汗即可,之后可达到每次大汗、透汗。
运动后出汗较多时,可适当喝一些盐开水或绿豆盐汤,以避免中暑、脱水。运动出汗后不要立即吹空调、吹电扇,或用冷水冲头淋浴,要耐心等待汗退、汗消。
入夏后,应该在室内温度达到30℃以上才使用空调,白天应该是25℃~28℃之间,夜晚睡觉时室温应该调到28℃。
室内与室外温差最好不超过6℃,室温以人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状态下感觉舒适不出汗即可,如果在空调房内体感寒冷就说明温度过低了。
另外,使用空调2小时~3小时,最好打开门窗通风5分钟~10分钟,以保证室内足够的新鲜空气。
心阳|养心是夏季养生的主旋律,此时如何养心护心?
文章插图
不得不在冷空调环境上班的人群,可以长期喝喝姜茶、吃吃酒酿,对升动心阳,促进人体阳热之气宣泄、气血流通,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适当吃些“凉”
适当食寒酷暑盛夏,阳热盛极,出汗很多,常感口渴,可适当食用味苦性寒的食物,以制约阳热之气太过,帮助体内散发热量,并补充水分、盐类和维生素,起到清热、解暑、生津的作用。如苦瓜、芥菜等苦味食物或西瓜、绿豆等寒性食物可经常食用,也可适当用些冷饮。但切忌因贪凉而暴食冷饮凉菜、生冷瓜果等,以免使心阳受损、气血瘀阻,胃肠感寒、脾胃阳气损伤,引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