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奇妙中药,散结节是灵丹,散风热是妙药,治疮疡是圣药,真棒

一味奇妙中药,散结节是灵丹,散风热是妙药,治疮疡是圣药,真棒

文章图片

一味奇妙中药,散结节是灵丹,散风热是妙药,治疮疡是圣药,真棒

提到春季的感冒咳嗽 ,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 有一个奇妙的中成药 , 堪称春季感冒咳嗽专属 , 而这个中成药就是银翘片 。 银翘片实际上取自清代名医吴鞠通的“银翘散” , 而银翘散中的核心药对就是金银花和连翘 。 说到金银花和连翘 , 可能大家耳熟能详的是金银花 , 对于连翘嘛 , 可能很多人与它擦肩而过 , 却不曾将它认出来 。 连翘既是一种中药 , 也是一种花卉 , 只要它的花一绽放 , 那就有一种“淡黄的长裙 , 蓬松的头发”的既视感 。 连翘开花、香气淡雅、满枝金黄、艳丽可爱 , 也是一种奇特的美 。

连翘作为中药使用 , 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 , 在《神农本草经》中对于连翘的功效未曾有太过笔墨 , 仅“主寒热”一项;但对它的临床应用 , 却有了颇为丰富的记载 , 比如应用连翘可以用于治疗“鼠瘘”(生于颈、腋部的窦道) , “瘰疬”(生于颈部的一种感染性外科疾?。 ?, “痈肿”(痈疽脓肿) , “恶创”(脓液多且严重、顽固的外疡 , 或者肿瘤) , “瘿瘤”(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瘤) , “结热”(外感或内伤热邪所致的病症) , “蛊毒”(微生物或寄生虫所致的病症) 。 所以 , 当我们从《神农本草经》中所了解到的连翘 , 就知道它是一味实力不俗的良药 。

对于连翘的作用 , 《名医别录》中 , 只是记载了它可以“去白虫” , 也就是抗寄生虫的作用 。 到了《药性论》的时代 , 将连翘的作用 , 主要概括为两大类 , 第一类是“通利五淋” , 治疗“小便不通” , 第二类是“除心家客热” , 也就是去心火的意思 。 再到《日华子本草》 , 对于连翘的功效 , 有了新进展 , 认为连翘具有“通小肠”、“排脓”、“治疮疖”、“止痛”、“通月经”五大功效 。 然而 ,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 , 《日华子本草》对于连翘作用的描述 , 与《神农本草经》结合在一起 , 就基本奠定了连翘在后世临床运用中的雏形 , 真可谓是千古慧眼 。
从中药学的角度来说 , 连翘这味中药药味味苦 , 药性微寒 , 归经的话 , 主要归入肺、心和小肠经 , 核心功效为“清热解毒 , 消肿散结” , 临床应用方面除了主要可用于治疗“痈疽 , 瘰疬 , 乳痈 , 丹毒”等疾病之外 , 还广泛用于治疗“风热感冒 , 温病初起 , 温热入营 , 高热烦渴 , 神昏发斑 , 热淋尿闭”等病症 。 正是由于连翘在“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方面的作用十分强悍 , 因此被历代医家誉为“疮家圣药” 。

明代医学家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指出 , 连翘此药“清标芳馥 , 善解风火痰气郁结所因” , 而且连翘的“轻扬之性 , 上行最专 , 苦寒之气 , 下行更力” , 所以它无所不到 , “耳目口鼻、咽喉齿舌之间 , 颈腋背脊 , 胸腹肢胁足膝之处”的疾病 , 用上连翘 , “靡不奏功” 。 对于连翘临床运用的广泛性 , 近代名医张锡纯也颇为感慨 , 他指出 , 连翘“具升浮宣散之力 , 流通气血 , 治十二经血凝气聚 , 为疮家要药” 。 连翘还能“透表解肌 , 清热逐风 , 又为治风热要药”;而且 , 连翘的“性能托毒外出 , 又为发表疹瘾要药”;除此之外 , 连翘“性凉而升浮 , 故又善治头目之疾” , 在临床上 , 凡是“头疼、目疼、齿疼、鼻渊或流浊涕成脑漏证 , 皆能主之”;不仅如此 , 连翘“味淡能利小便 , 故又善治淋证 , 溺管生炎” 。 可以说 , 连翘一药 , 的确是有它的独特之处的 , 而且还可以作为引药来用 , 可以发挥指哪儿打哪儿的妙用 。
连翘一药 , 重在配伍 , 一味药单用可能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 。 诚如清代名医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所说 , “连翘实不足轻重也” , 为什么呢?因为“败毒必须用甘草;化毒必须用金银花;消毒必须用矾石;清毒必须加用芩、连、栀子;杀毒必须加用大黄” , 也就是说连翘在解毒方面 , 也是需要搭档的 , 不过 , 陈士铎所说的“治毒之法 , 无一件可劳连翘 , 无之不加重 , 有之不减轻” , 还是有失偏颇了 。 与连翘的最佳搭配 , 则是金银花 , 这两味中药配伍 , 既能透热达表 , 又能清里热、解疮毒 , 堪称“天造地设”的配伍 。 连翘与金银花、薄荷、荆芥、甘草等中药配伍 , 可以增强散风清热的作用;连翘与玄参、麦冬、青莲心、竹叶卷心等中药配伍 , 可以增强清心泄热的作用;连翘与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赤芍药等中药配伍 , 可以增强解毒消痈的作用;连翘与玄参、夏枯草、浙贝母等中药配伍 , 可以增强散结消瘰的作用 。

对于连翘的用途 , 历代医家十分重视 , 尤其是到了清代 , 名医吴鞠通发明“银翘散” , 自此 , 金银花和连翘这两味中药就享誉世界了 。 由此 , 连翘一药也被现代药理所关注 。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 连翘具有抗病原微生物 , 解热 , 抗炎 , 保肝 , 镇吐 , 抗过敏 , 抗肿瘤 , 减肥[1
;抑菌 , 抗病毒 , 免疫调节 , 抗氧化 , 神经系统保护[2
等药理作用 。 尤其是连翘在对神经系统得保护方面 , 体现在多个方面 , 比如抗神经炎症和抗氧化 , 抗衰老 , 抗 AD(抗阿尔茨海默?。 ?, 抗 PD(抗帕金森?。 ?, 抗缺血性脑损伤[3
等多个方面 。
对于连翘这味中药的用量规律 , 通过古今医者的经验 , 得出了一个大致范围 , 那就是6~30g;如果用于治疗表证、痈肿疮毒、呼吸系统疾病等 , 常用剂量为6~30g;如果用于治疗肝病、内分泌系统及代谢系统疾病时 , 常用剂量为6~10g;如果用于治疗外科疾病、瘰疬痰核等疾病时 , 常用剂量为6~15g[4
。 可以说 , 连翘这味中药 , 作用可谓是十分强大 , 散结节是灵丹 , 散风热是妙药 , 治疮疡是圣药 , 还能抗肿瘤、抗病毒、抗衰老 , 真的很棒 。 不过 , 良药虽好 , 也不是万能的 。 由于连翘药性苦寒 , 因此对于脾胃虚寒以及疮疡非热毒所致 , 以及痈疽气虚脓清的人群 , 不适宜使用连翘 。
【一味奇妙中药,散结节是灵丹,散风热是妙药,治疮疡是圣药,真棒】参考文献
[1
沈映君.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药药理学(第2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2
郭宝 , 朱向东.中药连翘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最新进展[J
.化工管理 , 2022 , (30):59-61.
[3
杜会枝 , 马红.连翘对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 2021 , 56(7):526-530.
[4
樊俐慧 , 朱向东 , 兰雨泽 , 等.连翘的量效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探讨[J
.吉林中医药 , 2019 , 39(4):460-463.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 。 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 , 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