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的血糖标准究竟是什么样的?血糖高该注意什么?

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的血糖标准究竟是什么样的?血糖高该注意什么?

文章图片



如今 , 糖尿病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很多人的难题!尤其是上了岁数的中老年人 , 一个不注意 , 血糖就上升了 , 成了糖尿病患者!那么 , 中老年人的血糖 , 有一定的标准吗?

什么是高血糖呢?空腹血糖正常值在6.1mmol/L以下 , 餐后两小时血糖的正常值在7.8mmol/L以下 , 如果高于这一范围 , 称为高血糖 。
人体血糖升高 , 尿液中糖分增多 , 可引发渗透性利尿 , 从而引起多尿的症状;血糖升高、大量水分随着尿液丢失 , 血液渗透压也会相应升高 , 高渗透压可以刺激口渴中枢 , 从而引起口渴、多饮的症状;由于大量的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 , 人体的蛋白质和脂肪消耗增多 , 从而引起乏力、体重减轻;为了补偿损失的糖分 , 人体会需要更多的进食;这就形成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
糖尿病患者的多饮、多尿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比 。 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 高血糖患者吃得越多 , 血糖就越高 , 尿中损失的糖就越多 , 饥饿感也就越厉害 , 最终导致了“恶性循环” 。
中老年人的血糖标准那么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 什么样的血糖标准是比较好的呢?医生这样说:人体的血糖无时无刻都在变换 , 跟人体所处的环境 , 正在进行的活动 , 吃的什么东西都有一定的关系 。 但是总体来说 , 空腹血糖应该在3.9 -6.1mmol/L范围之内 , 进食以后人体血糖会升高 , 但正常情况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应该在7.8mmol/L以内 。 如果连续三次测量血糖都在这个范围之外 , 或者说餐后两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 , 就可以认定为糖尿病 , 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 进行相关治疗 。
高血糖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多粗少精 。 在不影响消化的前提下 , 高血糖的老年人 , 应该适当增加粗粮的主食比例 , 多吃全麦、荞麦馒头、玉米面饼子等粗粮食品 。
多蛋少脂 。 我们说的蛋 , 指的是蛋白质 , 蛋白质可以让老人的肌肉 , 不会衰老得那么快 , 所以建议老年人平时要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的食物 , 比如鱼、虾、瘦猪肉、瘦牛肉、鸡蛋、牛奶、大豆制品 。 老年人也要避免脂肪的大量摄入 , 因为这些油腻的脂肪里 , 含有大量的胆固醇 , 因此像是肥肉 , 烧烤 , 这些食物 , 就尽量别吃了 。
多淡少盐 。 吃盐多容易导致高血压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要知道 , 高血压也是糖尿病的一个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 , 所以 , 高血糖的老年人当然要改变“重口味”的习惯 , 学着用一用限盐勺 , 选择低钠盐 , 远离咸菜、榨菜、咸蛋、大酱等咸味食品 , 都是非常好的限盐方法 。
多水少酒 。 老人要学着多喝水 , 老人喝下去的水 , 可以降低血糖浓度 , 而且还能让老人感觉不那么饿 , 从而让老人不会大量地进食 , 这样就能有效的控制住食量 。 多喝水对老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 但是不建议老年人喝酒 , 酒对老人的身体就没有水那么友好 ,要知道 , 酒精对控制血糖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
少食多餐 。 控制血糖还有一个技巧 , 就是少食多餐 , 在三餐的基础上 , 加餐1-2次 , 但每餐的量千万不能多 , 这样多频次少量的进食 , 也能有效防止血糖的大起大落 , 尽可能保持血糖的平稳 。
学会运动 。 适当的运动 , 会促进肌肉细胞消耗葡萄糖 , 促使血糖水平降低 。 友情提醒 , 与年轻人相比 , 高血糖的老年人应该慎重选择自己的运动方式 , 毕竟岁数大了 , 过于剧烈的体力活动 , 反而会造成血糖的波动 , 一般建议 , 选步行、太极、游泳等强度小、有节奏、比较温和的运动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