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饭剩菜|过年吃剩菜,有致癌风险吗?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互拜年、聚会,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胡吃海喝,大吃的同时,剩菜剩饭也成了很多家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有些家乡甚至有“春节吃剩菜,寓意家里生活富足,年年有余”的传统。
其实,日常生活中剩饭菜是常事,那么,剩菜到底能不能吃?会不会致癌?哪类菜品不宜吃剩的?应该如何科学地保存、处理剩菜呢?今天我们来讲一讲。
吃剩饭剩菜会致癌吗?
关于剩饭剩菜会致癌的说法,源于剩菜会产生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成分为亚硝酸钠。亚硝酸盐本身并不会致癌,但是亚硝酸盐可与蛋白质的分解产物发生反应,形成亚硝胺、亚硝酰胺、亚硝脲类化合物,而这几类化合物确实有致癌性。而且,我们胃里的环境适宜亚硝胺的形成,的确可能增加胃癌的危险。
剩饭剩菜|过年吃剩菜,有致癌风险吗?】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环境中大量存在,其中就包含饮用水。所有的植物性食物也都含有亚硝酸盐,但正常情况下含量也并不高。至于动物性食物,无论是肉类还是鱼类,其食材本身所含的亚硝酸盐量都很低,硝酸盐含量也低,因此人们通常并不需要担心这类食物在保存过程中产生亚硝酸盐。
其实,一切不谈剂量为前提的谈致癌都是耍流氓!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除非将亚硝酸盐直接作为食盐食用,否则基本不会达到中毒剂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剩菜里亚硝酸盐的含量并不足以对普通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研究发现,如果不经翻动,将新做好的饭菜置于冰箱内,第二天其亚硝酸盐含量仅从3毫克/千克升高至7毫克/千克,远低于即食火腿肠中亚硝酸盐的含量(30毫克/千克)。
通常来说,非长时间放置(超过2~3天)的剩饭剩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都是安全的。因此,说吃剩饭剩菜会致癌,其实跟菜剩多久、频率多高以及个人体质、生活习惯等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不能只让剩菜“背锅”。
不过,有两类食物尽量不要剩,否则确实会比较容易产生大量亚硝酸盐:一是蔬菜,其含硝酸盐较多,易在细菌的作用下转变为亚硝酸盐;二是海鲜,其蛋白质特别容易被微生物合成,降低营养质量,且更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产生亚硝酸盐。
什么样的剩菜可以保存?
当我们吃饭时,饭菜里的微生物已经在蓬勃生长。通常来说,5~60℃的温度最容易滋生微生物,所以剩饭菜在室温下放置特别容易腐败。
当室温超过32℃,不要把食物放置超过1个小时;一般室温下,2小时内的食物,赶紧吃了或好好冷藏;2到4小时也可以赶紧吃;超过4小时就扔了。因此,建议饭菜在室温下不得摆放超过两小时。
冰箱虽然可以减缓细菌滋生,但却无法达到杀菌的效果。所以如果想保存剩菜,最好选择那些出炉2小时内的食物,出炉后越早放进冰箱越好。超过2小时的食物不建议再放进冰箱保存,以避免细菌在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上繁殖,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胺类、酚类等。
剩饭菜要先分装到干净的小容器里,推荐使用玻璃、陶瓷餐具或容器,降温过后再放入冰箱,这样将比大份体积更快达到冷藏或冷冻的适宜温度。需要等食物晾凉到室温再放入冰箱,否则热度会迅速把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4℃)升到危险区间。
要注意,剩菜最好不要再隔餐,最好在5~6小时内吃完。若想储存一周以上,建议放置在冷冻室里。家中冰箱的温度应维持于约1~4℃。冰箱越往里面温度越低,冰箱门附近的温度通常较高,所以储存食物应考虑温度和冰箱位置,冰箱内部放得太拥挤,也会影响温度。建议将剩菜或已料理过的熟食尽量放在冰箱上层最冷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