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访胸外科大夫王兴:癌症面前,谈钱不伤感情( 五 )


拿筛查前列腺癌来讲 , 以前是有种叫PSA的前列腺相关抗原 , 它作为一种前瞻手段的抗原是非常准确的 , 是所有的肿瘤标记物里面几乎最准确的一种标记物 。 但是之后的研究发现 , 以前有很多PSA升高的病人都去做了前列腺的穿刺和后续治疗 , 但后来发现穿刺带来的副反应、并发症创伤 , 远远高于通过影像学确诊前列腺癌再治疗后真正的创伤 。 大多数这样SPA升高的病人都去做了一个无效穿刺 , 然后出现前列腺的出血或者肠漏等等并发症 。 所以这个治疗准则被修改了:PSA升高的患者里只有一部分被允许进行穿刺 。
新的技术会不断地涌现 , 我们医生的思维是我们不拒绝新技术 , 但是像早癌筛查这样的新技术产生之后 , 我们也会同时反思它会不会带来过度医疗的可能性和风险 。 如果有可能的话 , 我们会往反方向去纠正 。
早期筛查的产业 , 肯定是未来比较有前景的产业 。 但是各家公司的产品研发还是要和临床实验上紧密地去结合 , 去探索产品未来能否获得一个更好的准确度和满意度 。 至少在目前 , 还是没有一款早筛产品能够真正地取代胸部CT 。 胸部CT只需要花差不多250块钱 , 射线量也很少 , 还能够随时检查 。 早筛产品的价格在一两万 , 最后有时会获得非常玄学的结果 , 在目前还是并不那么可靠的 。
经济观察报:大众往往有个思维误区 , 认为接受治疗的目的 , 就是不顾一切要把疾病治愈 , 但是对于生存质量的关注是不够的 。 我看到您不止一次写道 , 患者的腹水虽然可能会越抽越多 , 但是当抽取对他们的生存质量有益的时候 , 就是要去抽的 。 作为一线医生 , 您是如何看待晚期病人的生存质量问题?
王兴:病人家属其实最多的信息来源是别的病友 。 因为同时住院 , 他们会跟很多病友加微信去聊他们是怎么治的 。 医生不是神 , 也是通过不断积累起治疗病人的经验 , 来给下一个病人更好的诊治 。 病人家属的做法其实是一样的 , 但只不过是病人家属看到的很少 , 只看到的自己周围的人做了什么事情结果如何 , 或者说了什么话 , 他都会觉得是对的 。 当然他只要是看到的足够多 , 我们讲“久病成医” , 他自己肯定也会有一些经验 , 他这个经验甚至有的时候和医生有可能是不相上下的 。
但是在你看到足够多之前 , 不要以为自己一定是对的 , 可以多听听医生的建议 。 比如像抽腹水这个问题 , 确实他们理解的没有错 , 越抽会越多 。 医生也不会无限制地去给病人放腹水 。 但是我觉得在病弥留之际的时候 , 可以适当的放松一点我们的要求 。 放腹水病人的蛋白更低了 , 那蛋白低就低了 , 让辗转病榻、痛苦煎熬的病人早一点走 , 也不是不好的 。 在这种时刻了 , 其实你是可以求助一个医生朋友或者对的医疗机构可以帮你做一些决定 , 可以去探讨怎样做是更让病人不痛苦的 。 你们的共同的目标 , 让病人能够走得更舒服 。 到了这种晚期 , 你做的一切操作都不会错了 , 因为没有什么是对的 。 但是只是因为网上看到说不能放腹水 , 我就让病人憋着 , 然后憋得特别难受 , 我觉得违背了这种不痛苦为原则的“晚期缓和医疗” 。
我觉得在所谓的“晚期缓和医疗”这一块 , 还是有一定的空间可以去做更多努力 。 在当下 , 有很多的二级社区医院来承担这样的一些晚期病人的照护 , 包括补液、止疼等等一些问题 。 三甲医院就没有床位能够腾给这批病人去做 。 在目前的收费模式下 , 一个晚期病人可能产生的效益 , 就达不到这个床位给其他病人的一个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