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访胸外科大夫王兴:癌症面前,谈钱不伤感情

医疗|访胸外科大夫王兴:癌症面前,谈钱不伤感情
文章图片

李佩珊
“大量数据表明 , 厨房油烟也许是女性患肺癌的重要原因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王兴在他的新书《病人家属 , 请来一下》中如此写道 。 随即 , 他道出了这背后令人吃惊的原因:很多女性要独自照顾孩子 , 为了不让抽烟机的噪音影响到她们观测孩子的动静 , 她们往往选择不打开抽油烟机 。
如此大的健康代价的背后 , 是我们以往忽视的亲人的默默牺牲 。 这个细节被一位女性博主阅读到并分享到网络之上 , 引发了让王兴和编辑意想不到的巨大的关注 。
但抗癌并不是一种只谈感情就可以解决的战斗 , 和真实世界中大量的决策一样 , 需要在“钱”和“情”之间寻找到微妙的平衡 。 在《病人家属 , 请来一下》这本书中 , 王兴强调了病人家属在照护方面的重大作用 , 更强调了家属在治疗中的决策地位 。
王兴也有着做“病人家属”的切身体会 。 他在丈母娘患癌时 , 也陷入了选择疗效差不多的“国产药”和“进口药”的两难境地 。 他花了大量篇幅来“谈钱” , 试图帮助癌症病人家属理解他们是可以在衡量经济成本和治疗效果之间找到平衡的 , 并希望能够替他们缓解囊中羞涩带来的情感包袱——无论钱多钱少 , 医生会帮助你在他的专业范畴内去寻找到对病人最好的方案 。
在出版这本书之前 , 王兴曾出版过一部小说 , 描绘了几个医生在专业、前途、人情、金钱之间进行了困难抉择所带来的不同境遇 。 从某些角度来看 , 小说和新书其实是从两个角度写的同一个话题:在中国医疗环境里 , 如何直面一些现实问题 , 包括“钱”的问题 。 在王兴看来 , 缺乏对于这些问题的讨论 , 是之前很多国内的医疗剧被吐槽很悬浮 , 成为了职场恋爱剧的原因 。 影视市场用脚投票来同意了他的观点 。 这本小说的影视版权已经被售出 , 王兴本人也被请去成为了编剧顾问 , 专门核查医疗专业的细节 。
|访谈|
从“人财两空”到“可控的慢性病”
经济观察报:长久以来 , 大家提到“癌症”都会有一种恐惧 , 觉得这是“众病之王”、“治不好的绝症” 。 但其实在2006年的时候 , 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了“癌症是可控的慢性病” , 并将其放入了慢性病的范畴 。 作为一线医生 , 您是如何看待癌症的?又是如何看待大众这种对癌症的恐惧?
王兴:“恐惧” , 确实是老百姓听到确诊了癌症的第一感受 。 如果告诉一个人他有高血压 , 有冠心病 , 他可能会觉得自己是得病了;但是如果告诉他得癌症了 , 他觉得自己是要死了 。 这是两个感受 。
从医生的视角 , 癌症会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治愈、可以部分治愈 , 或者可以带瘤生存的一种慢性疾病 。 虽然我们在医学上把癌症归到了所谓慢性病的范畴 , 对于作为个体的人来说 , 这种死亡的可能性直接的冲击 , 还是让人很难接受的 。 所以我作为医生 , 也会非常理解每一个患者确诊时产生的恐惧 。 这种恐惧是合理的 ,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癌症就是有可能治不好 , 最后去世 。
实际上 , 治疗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去接受恐惧的过程 。 刚开始病人可能觉得癌症治不好 , 接受治疗后觉得好像癌症还是能治好的 , 等到治疗结束 , 过了10年、8年 , 病变也没有复发 , 病人就会觉得癌症确实能治好 。 每一个癌症病人治愈的事实 , 也都可以慢慢地影响他身边的人去建立信心、克服恐惧 。
作为医生 , 我的切身感受是如今大家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恐惧癌症了 。 在我上学选择专业的时候 , 我父亲就让我不要选肿瘤科 。 他是受那时对癌症的大众认知的影响 , 认为肿瘤肯定是治不好的 , 只能花一堆钱 , 然后人财两空 。 但是这几年我能明显地感受到 , 我的病人虽然认为肿瘤是可怕的 , 但是他并不会认为肿瘤是治不好的 。 这种转变背后 , 就是我所说的治愈后的病人给周边的人带来的潜移默化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