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大家谈⑥】专访王琦:中医理论能向世界讲清楚吗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采访人员:张梦雪
疗效|【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疗效·大家谈⑥】专访王琦:中医理论能向世界讲清楚吗
文章插图
人物简介
王琦,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中医药传承数千载靠的是切实疗效,而中医药疗效之所以经得起实践考验,是因为背后有强大的理论支撑。中医学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医学,如果要向世界说明白中医药疗效,那么阐释中医理论则是绕不开的环节。
阴阳、五行、气血等中医理论的内涵能向世界说明白、讲清楚吗?应以什么方式阐释中医理论内涵?中医理论能走出国门吗?就这些问题,本报采访人员专访了王琦院士。
从哲学层面将中医理论向世界阐释清楚
采访人员:阴阳、五行、气血等中医理论的内涵能向世界说明白、讲清楚吗?
王琦:中医理论一定能说明白、讲清楚。因为中医学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哲学的智慧,而哲学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和工具,全世界都是相通的。比如,中医理论的基本概念——阴阳、五行,直接音译给外国人,他们当然不明白;如果把阴阳解释成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把五行解释成互相制约的动态平衡,阐明其中包含着关系论、系统论的思想,那么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能听懂。20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三位科学家研究的领域就是复杂系统。作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他们认识世界、分析问题的这种系统思维,与中国哲学蕴含的道理有很多相通之处,中国哲学思维也深受世界认可,我国传统哲学著作《道德经》被翻译成500多个版本在全球广泛传播就是例证。所以,在哲学层面,中医理论可以被世界所理解,也可以与现代科学对话。
中医理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用隐喻,比如培土生金、提壶揭盖等理论概念都是隐喻,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隐喻作为20世纪认知科学的三大重要议题之一,可通过直觉类比把复杂的科学问题变得简单。比如,金、木、水、火、土就是抽象出来的五种符号,用它们之间的生克关系可以把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简单、清晰地描述出来。一位久咳不止的患者,同时具有口吐白痰、舌淡苔白、食欲不振等症状,就预示着他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可能都发生了病变,以细胞、组织等微观视角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中医理论则从现象入手分析病情,以五行生克关系描述病情,提出的治疗思路是培土生金,土指脾,金指肺,一个隐喻把通过调脾治疗咳嗽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这就起到了执简驭繁的效果,这是中华文化的智慧。实际上,西方文化讲复杂道理时,也用隐喻,比如蝴蝶效应、沙堆效应等都是隐喻的手法。所以,从方法论层面看,东西方文化讲道理的方式是相通的,中医理论中随处可见的生动隐喻不是不科学,而是充满了智慧的、先进的思想。
我们要认识到,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模式,源自两种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认知路径,它们之间不是对与错、是与非的关系,而都是探索人体健康奥秘的大学问。就如芭蕾舞和京剧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有各自的评价标准,但从人类对艺术的审美视角看,二者一定可以通过交流对话实现自我提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天下大同之道。所以,站在哲学层面,中西医之间的交流对话也一定能促进世界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引用现代科学阐释“九种体质”学说
采访人员:以体质研究为例,请您谈谈如何说明白、讲清楚中医理论内涵?
王琦:我研究体质最初是从深挖中医经典文献入手的,《黄帝内经》中的“阴阳二十五人”就是中医对体质分类最原始的认知,《景岳全书》等很多中医经典都提到了体质分类的思想。我认为要说明白、讲清楚中医理论内涵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深研中医经典,对中医理论建立正确、深入的理解,这也是传承中医的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