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开年巨献:预防新冠,人类已经有了“三板斧”丨奇点深度( 二 )


降低|开年巨献:预防新冠,人类已经有了“三板斧”丨奇点深度
文章图片

【降低|开年巨献:预防新冠,人类已经有了“三板斧”丨奇点深度】▲ 公共卫生预防措施预防新冠的效果
总的来说 , 洗手、戴口罩和物理隔离等公共卫生预防措施 , 能有效预防新冠的传播 , 降低新冠发病率和死亡率 。 因此在有效控制住新冠疫情之前 , 公共卫生预防措施不能被轻视 。
虽然公共卫生预防措施非常有效 , 但是长期执行公共卫生预防措施 , 对社会和个人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 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这两年多时间里 , 也有很多科学家在研究公共卫生预防措施的局限性 。
有一些局限性非常容易理解 , 例如口罩会污染环境 , 物理隔离会导致日常生活和就医不便 , 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 物理隔离还会带来一些不易察觉的影响 , 例如学校停课会 对学生的社会、心理和教育产生不利的影响 。 对于成年人而言 ,物理隔离同样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5] 。
如此看来 , 作为防疫“基石”的公共卫生预防措施并非长久之计 , 尤其是在疫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 。
疫苗是预防新冠的“杀手锏”
爱德华·詹纳肯定不会想到 , 1796年5月14日他在一名8岁小男孩胳膊上接种的牛痘[6] , 会彻底改写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历史 。
两百多年后的今天 , 在疫苗覆盖率高的国家 , 很多之前导致大量儿童死亡的传染病几乎消失[7]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 ,目前的疫苗接种计划 , 每年可以挽救200-300万人的生命 。
可以说 , 疫苗在人类对抗疫情中厥功至伟 。
降低|开年巨献:预防新冠,人类已经有了“三板斧”丨奇点深度
文章图片

尽管如此 , 当时人类对疫苗的保护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 直到1970年代[8] , 随着科学家对免疫系统认知的加深 , 疫苗的保护机制才逐渐浮出水面 。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 ,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后 , 可以诱发机体产生一系列主动免疫反应过程 。 首先 , 树突状细胞被激活 , 病毒抗原会被树突状细胞吞噬;随后 , 树突状细胞进入引流淋巴结 , 通过MHC分子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受体(TCR) , 激活CD4 + /CD8 + T细胞[7] 。
至于被激活的CD8 + T细胞 , 会开始分裂及克隆性扩张 , 并分化出抗原特异性效应和记忆T细胞 。 抗原特异性效应T细胞能裂解病毒感染的细胞 , 阻止病毒的复制和增殖[7] 。 而记忆T细胞保存对抗原的记忆 , 在遇到病原体时可迅速增殖 , 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
降低|开年巨献:预防新冠,人类已经有了“三板斧”丨奇点深度
文章图片

▲ 疫苗激发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7]
在过去的20多年里 , 科学家开发出了十多种疫苗类型[7] 。 具体到新冠疫苗而言 , 目前主要有四种疫苗类型: 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9] 。
疫苗的作用是迅速使人群形成群体免疫 , 从而阻止传染病大流行 。 那么要想终止新冠疫情 , 新冠疫苗的有效性究竟需要多高呢?
早在2020年7月 , 美国团队就开发了一个预测模型[10] 。 从这个模型来看 ,当病毒的R0是2.5时 , 如果疫苗的覆盖率为60%的话 , 疫苗有效性阈值需达80%;如果疫苗的覆盖率为75%时 , 疫苗有效性阈值得达到70% , 才能达到预防流行病的目的 。
基于这个模型 , 研究人员认为 ,新冠疫苗必须具有至少70%的有效性才能终止新冠大流行 , 而要想不再采用物理隔离等任何其他措施的话 , 疫苗必须具有80%的有效性才能基本消灭流行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