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开年巨献:预防新冠,人类已经有了“三板斧”丨奇点深度( 三 )


好消息是 , 从临床数据来看 , 目前主流疫苗都能达到有效预防新冠病毒野生型毒株(有效性数据如下表)的目的 。
降低|开年巨献:预防新冠,人类已经有了“三板斧”丨奇点深度
文章图片

▲ 主流疫苗有效性数据
尽管如此 , 还是存在多种因素会影响到新冠疫苗的有效性 。 因此 , 还需要其他的手段协助新冠疫苗 , 让更多人得到保护 。
中和抗体是新冠疫苗的“得力助手”
时至今日 , 科学家已经发现 ,老年、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多 , 以及病毒的变异等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18] 。 此外 ,疫苗的保护效力也会随接种时间延长而下降[19] 。
已经有研究表明 , 新冠疫苗虽然能降低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的风险 , 但是对于存在免疫抑制的患者而言 , 仍有较高的感染风险 , 应考虑采取额外的风险降低策略[20] 。
还有一项研究发现 , 在接种第二剂BNT162b2疫苗6个月后 , 体液反应会显著降低 , 尤其是男性、65岁及以上人群 , 以及免疫抑制人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免疫抑制人群接种疫苗后 , 无论是峰值还是试验结束时的中和抗体滴度 , 都只有正常人的30%[21] 。
降低|开年巨献:预防新冠,人类已经有了“三板斧”丨奇点深度
文章图片

▲ 不同人群峰值和试验结束时的抗体滴度比较[21]
去年年底 , Omicron突变株的出现进一步加深了科学家对新冠疫苗有效性下降的担忧 。 实际上已经有研究发现两针新冠疫苗对Omicron变异株的有效性可能会降低 ,虽然接种mRNA疫苗[22]或灭活疫苗加强针[23]之后 , 接种者血清中针对Omicron变异株的中和抗体滴度得到一定的恢复 , 但仍低于野生株 。
显然 , 特殊人群需要更多的保护机制 。 好在我们还有 另一种被动免疫武器——中和抗体 。
中和抗体作为从康复者血浆中筛选出的具有很强中和活性的抗体 , 不仅能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 , 还能用于新冠肺炎的暴露后/暴露前预防 。
例如 , 中和抗体组合Casirivimab/Imdevimab在新冠感染者家庭成员中开展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 , 皮下注射单剂量能 将有症状新冠感染的风险降低81%[24] 。 而长效中和抗体组合Tixagevimab/Cilgavimab的暴露前预防3期临床研究数据表明 , 与安慰剂相比 , 这一组合可 将出现症状的新冠感染风险降低77%[25] 。
目前以上两种预防措施都已经获得FDA的紧急使用授权(EUA) 。 这表明 新冠中和抗体是新冠疫苗的有力补充 , 可以有效保护不能接种疫苗或疫苗效果欠佳的人群 。
降低|开年巨献:预防新冠,人类已经有了“三板斧”丨奇点深度
文章图片

▲ 新冠病毒电镜照片(图片来源: NIAID-RML)
去年12月8日 ,腾盛华创研发的抗新冠单克隆抗体组合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BRII-196/BRII-198)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包括住院或死亡)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岁 , 体重≥40kg)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 。
虽然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目前还没有获得新冠预防适应证 , 但其 超长半衰期(安巴韦单抗半衰期为44.6-48.6天 , 罗米司韦单抗半衰期为72.2-83.0天)[26]、 广谱抗病毒活性[27]和 超高血药浓度等特点 , 为其开展新冠预防的临床研究(进行中)奠定了坚实基础 。
此外 , 去年年底发表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表明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保持对Omicron变异株的中和活性[28] ( 至于背后的机制 , 我们已经在之前的文章中详细介绍过 ,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超链接阅读 )。 从这个角度来讲 ,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组合或许能弥补新冠疫苗对Omicron变异株有效性下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