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坏习惯最伤肠道 3步打赢肠道保卫战

新研究发现,肠道中的细菌能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直接与大脑进行交流,从而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好坏 。此前多项研究表明,这些细菌在提高人体免疫力、加速新陈代谢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甚至有助于提升流感疫苗的效果 。可见,肠道与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是人体的第一道健康卫士 。
肠道是人体“保护伞”

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里面寄生着各种微生物,仅肠道中就有几千种细菌,重达1.5公斤,总数比人体自身细胞还多10倍 。这些细菌形成了一个小社会,作为消化、生长、免疫等生理机能的助手,与我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 。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微生物学教授斯文 彼得松认为,细菌把人类看作一所房屋,它们不断与我们沟通,确保自己不被赶走 。
广东省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科主任刘思德教授告诉《生命时报》采访人员,肠道时刻保护着我们的免疫功能,功能正常的肠黏膜屏障和协调良好的肠道菌群生态是抵抗疾病的有力防线 。大部分细菌都是我们吃进去的,如果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毒力强的致病菌就会突破肠黏膜的保护屏障进入身体各处,继而引发多种疾病;如果肠道健康,这些致病菌就会受到有益菌群的抵抗,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入侵,就会随大便排出 。因此,肠道是人体“保护伞”,它的保护作用一旦失效,疾病也随之而来 。研究发现,包括肥胖、糖尿病、癌症、自闭症等在内的50多种疾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赵立平说,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会被细菌“截留”一部分,供其生长、繁殖,同时产生很多代谢产物,其中一些是人体不能或很少合成的有益物质 。比如,丁酸盐就是肠道上皮细胞定期脱落过程的必需能量物质 。
【5种坏习惯最伤肠道 3步打赢肠道保卫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教授梅耶 梅尔博士研究发现,肠道内的微生物还与自闭症、抑郁、焦虑等有关,迷走神经可能在其中发挥作用 。肠道神经系统又被称为第二大脑,指挥肠道分泌多种激素,比如控制情绪的5-羟色胺就有95%来自肠道细胞 。研究发现,便秘的人往往会有头痛、抑郁、脾气暴躁等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