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全球心血管精准诊断领跑者来袭,博动医疗赴港IPO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数据显示 , 国内心血管患者总数高达3.3亿人 , 可以说国内平均几乎每4个人中就会有1人有心血管领域疾病 。 在庞大的患者需求下 , 如何更加精准诊断与治疗成为未来医疗器械行业重要的发展领域 。
近期 , 全球心血管精准诊断行业的先驱者以及领跑人博动医疗交表港交所 , 摩根士丹利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机构 。 前几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高瓴创投、飞利浦、高盛中国、博裕资本等 。 这家在招股书扉页号称拥有“可以改写全球冠脉介入手术指南的潜力”公司 , 底气在哪里?
政策红利下 , 超百亿新兴赛道下的蓝海市场
首先 , 从国家政策上来看 , 博动医疗所处的精准医疗赛道的发展正在迎来政策鼓励的红利期 。
国家顶层设计始终是判断行业风向的最权威、准确的标尺 。 随着与医疗卫生相关的十四五规划陆续出台 , 我国医疗卫生领域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已经基本确定 。
根据十部委发布《“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显示 , 重点发展7大医疗器械领域 , 强调精准医疗 , 格外提到了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医疗装备攻关 , 同时支持医疗装备企业与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深度合作 。
根据招股书披露 , 博动医疗为高新技术企业 , 同时也有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战略合作 , 从面上看 , 符合国家政策趋势的大方向 。
心血管疾病 , 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的原因之一 。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 , 由于人口老龄化、肥胖以及久坐等生活方式影响 , 中国CAD(冠状动脉疾病或冠心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 预计从2020年的2530万人增至2030年的3170万人 。 中国每十万人中约有120人死于冠心病 。
在冠心病的精准评估领域 , 常见的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解剖学技术 , 另外一类是生理学技术 。 通俗的说 , 解剖学技术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照相机” , 通过不同的成像原理 , 获得人体内部结构的精准图像 。 医生通过图像来识别血管的狭窄程度 , 对于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比较高 。 也有研究结果表明 , 仅通过造影图像来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手术 , 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
针对这个临床上的痛点 , 生理学评估技术逐渐成为当前和未来的冠心病精准诊疗的趋势 。 生理学检查简单的来说 , 就是“评估功能” , 看血管的缺血情况 。 在生理学检查中 , FFR是常用的一种技术 , 它用于测量冠状动脉狭窄处的压力差 , 从而确定心肌缺血的程度 。 FFR技术通过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的功能学意义 , 被全球广泛接受成为PCI治疗诊断的金标准 。
博动医疗所布局的基于影像FFR技术属于超百亿的新兴蓝海赛道 , 前景广阔 。
招股书显示 , 作为当前和未来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新趋势 , FFR市场正在迎来爆发期 。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 , 全球冠心病的FFR评估市场预计将有2020年的6.3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93.38亿美元 , 年复合增速为30.8% 。 中国冠心病的FFR评估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0年的1.33亿元增至2030年的209.67亿元 , 年复合增速高达65.9% 。
图表一:全球以及中国冠心病的FFR评估市场规模
影像|全球心血管精准诊断领跑者来袭,博动医疗赴港IPO
文章图片

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 , 格隆汇整理
招股书显示 , FFR技术 , 主要分成有创FFR技术和基于影像的FFR技术两大类 。
传统的FFR是基于一次性使用压力导丝进行的有创血管介入检查 , 反映冠脉狭窄导致的心肌缺血程度 。 然而 , 因存在有创性、手术难度高、价格昂贵、耗时长、术中风险高等诸多不足 , 2020年国内渗透率仅为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