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走进手术室:人工心脏救命!广州完成首例粤产新型装置植入( 二 )


希望
植入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左心室辅助装置
辅助|走进手术室:人工心脏救命!广州完成首例粤产新型装置植入
文章图片

完成人工心脏植入后 , 蔡阿姨很快得以恢复 , 而在此前她根本离不开ICU 。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团队为其进行了艰难的前期治疗维护 , 并动用了球囊反驳等一系列系统维持 。 医院院长余学清等院领导也对这一手术给予了高度关注 , 并加速了该系统在医院层面的通过程序 。
2022年1月28日 , 心脏移植专家黄劲松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将一颗全球体积最小、重量最轻的左心室辅助装置Corheart6顺利植入患者体内 。 经过精确调整后 , 这颗磁悬浮心脏在患者体内开始工作 , 目前已过渡到人工心脏大部分替代病人自身心脏工作的状态 , 患者恢复良好 。 与术前相比 , 患者精神饮食均较前明显好转 , 下床活动自如 , 生命体征平稳 。
辅助|走进手术室:人工心脏救命!广州完成首例粤产新型装置植入
文章图片

人工心脏及附属导管 , 总重90克 。
“和心脏移植不同的是 , 这颗人工心脏是起一个辅助作用 , 人工心脏和患者本身的心脏一起承担了原来的‘发动机’功能” 。 黄劲松表示 , 在不少医疗发达国家 , 类似的人工心脏的手术量已经超过了心脏移植的数量 。 而人工心脏植入后的患者平均生存期 , 并不比心脏移植短 。
原理
带芯的人工心脏 运用在三类场景
常规心脏移植后 , 需要花费不菲的终身抗排异药物、破坏患者免疫功能 , 而植入“人工心脏”的一大优势还在于不用抗排异 , 不损害患者自有的免疫功能 。 “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 , 并定期做好随访就好 。 ”黄劲松表示 。
蔡女士植入的“人工心脏” , 又称为“心室辅助装置” , 实际上是在患者原有的心脏里植入一个“泵” , 直接将心脏里的血液泵入主动脉 , 供应人体全身的需要 , 让“报废”的心室得到休息 。 这个人工心脏有一根泵线从腹部伸出来 , 连接体外的控制器持续供电 。
辅助|走进手术室:人工心脏救命!广州完成首例粤产新型装置植入
文章图片

手术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黄劲松主任 。
人工心脏是最复杂、最精密的医疗器械 , 被誉为“医疗器械皇冠上的宝石” 。 此次手术中被植入的Corheart6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由广东科研团队完全自主研发 , 是一款能够长期植入的超小型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 。 它的泵体直径仅34毫米、厚度仅26毫米、重量仅90克 , 是目前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 。 它采用磁悬浮控制模式 , 产品运行过程中 , 叶轮与腔体任何部位均没有接触 , 减小了溶血的风险 , 减低产生血栓的风险 , 为患者带来优秀的心脏功能支持和血液保护 。
相关测试以及临床数据显示 , Corheart6植入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在感染风险防控、装置可靠性、血液相容性等性能上都表现出色 , 全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
黄劲松表示 , “目前人工心脏在临床上主要应用在三个方面 , 一是作为等待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支持 , 为心脏衰竭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到合适的供体;二是为急性心衰患者提供短期替代支持 , 待心脏功能恢复后撤除 , 避免心脏移植;三是为不适合心脏移植的心衰患者提供长期替代 , 让患者携带人工心脏长期生存 。 现今第三种情况的使用越来越多 。 ”
辅助|走进手术室:人工心脏救命!广州完成首例粤产新型装置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