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练瑜伽的人,总是很难坚持练下去?

text":"昨天年后的第一次午课 , 上课的同学比年前少了一大半 。 来上课的路上碰到一位同学 , 我问去练瑜伽吗 , 她说过年太太累了 , 还需要稍作调整 , 过了正月十五再正式开始练习 。 于是在意料之中 , 年后的第一次午课 , 大家多会带着或多或少多余的肉肉 , 体力不支、呼哧带喘得练完一整节课 , 只有保持规律练习的同学 , 依然练得那么云淡风轻 , 了无声息 。 不间断持续的练习能快速培养练习者的力量和柔韧 , 养成了规律练习的习惯 , 不管是每周练四休二还是练六休一 , 练习的频率有了规律 , 往往更便于把瑜伽练习延续下去 。 长期保持规律练习的人 , 只要两天没有练习 , 就会觉得身体僵硬 , 整个人好像能量耗尽的感觉 。 每一次你打破了自己练习的规律 , 停止练习几天 , 当你再回到垫上想要拾起练习 , 你都要从头再来 , 好像回到了起始点一样 。 当练习者把瑜伽练习变成了一种自律 , 一种坚持 , 每一次的练习好像是在完成一个神圣的任务 , 甚至是在履行一种责任 。 那练习就会从外在形体上的运动变成了内在意识上的修行 , 这样的练习就有了奉献的含义 , 练习需要有一颗全心全意付出的心 。 生活也是一样 , 不管今天是开心还是难过 , 我们能不能做到不夹杂着自己当下的情绪带着仪式感去完成每天必须做的事项 。 瑜伽经里最喜欢的一个梵文单词是abhyasa , 意思是持续不断、长久得保持专注练习 。 这样的练习好像在敲鼓一样 , 重复着咚咚咚有节奏的声音 , 通过不停歇的简单重复的练习来慢慢触及练习内在的精髓 。 瑜伽练习者好像一个演奏家一样 , 需要内心真实的情感 , 才能演奏出有灵魂有深度的音乐 , 这个节奏需要注入到练习者的内心 , 才能与内在世界产生连接 。 所以当练习者全心全意带着所有的热情专注得投入到每一次的练习中时 , 瑜伽才会真正融入到练习者的生活中 。 然后把这种热情放到生活中平凡的小事中去 , 比如准备一餐晚饭 , 或者跟家人的一次对话 , 你是带着不耐烦的情绪在做饭?还是在对话中把心思都放在怎么怼人的念头上?每一次重复稳定的练习都不会白费 , 当你觉得相同的体式 , 相同的套路有些倦怠了 , 不要轻易放弃它们 , 它们会转化成你自己特定的练习当时或者会在生活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给你能量补给 。 这一刻练习时所有的竭尽全力和强忍坚持 , 这些情绪都会被内心接管 , 持续练习就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 随着时间 , 练习的内容比如体位和呼吸才会改进 , 身体也会改进 , 瑜伽才会被体验.... 。 自律 , 和体位法一样 , 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练习者不断地赋予能量 , 不断地实践而变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