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用上特效药,“海绵宝贝”重获“掌控”人生的希望( 二 )


【海绵|用上特效药,“海绵宝贝”重获“掌控”人生的希望】包珍妮一岁时确诊SMA , 因为身体像海绵一样无力 , 这种病的患者被称为“海绵宝贝” 。 两岁时 , 因为肺部严重感染 , 包珍妮第一次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 。 这次生病让她的下肢完全失去了运动能力 。
包珍妮非常喜欢上学 。 小学六年 , 她坐在轮椅上读书 , 成绩名列前茅 。 2013年4月 , 即将小学毕业的她连续两次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 上肢也丧失了运动能力 , 再也无法拿笔 。
形体上的静止 , 强化了思想上的自由 。 卧病期间 , 包珍妮自学人文课程和多门外语 , 通过手指和眼控仪操作电脑 , 创作了几十首歌词、100多首诗 , 出版了一本诗歌作品集 。
她跟我分享了最近创作的一首小诗《钥匙》 , “心灵像一个仓库 , 把整个世界装了进去 。 而我作为仓库的主人 , 找不到任何一把开门的钥匙 。 ”她坦言 , 最近的情绪不太好 。 “这是老问题了 , 来自各方压力 , 还有这具身体给我的影响 。 但我一直努力自我调整 , 听音乐、看书、和朋友们一起聊天 。 ”
用上药后病情有所缓解 , 她感到开心 , 但同时也有隐隐的悲伤 。 这种悲伤的本质 , 仍然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力感 , “我承认这份悲伤 , 不故作乐观 。 但这份悲伤也会化作力量 。 ” 治疗可以激发肌肉的力量 , 但依旧没办法让她恢复成一个“正常的普通人” 。 她对自己的身体情况有着清醒的认识 , “能摘掉呼吸机就很知足了” 。
把自己放到最低 , 所以一切获得的都变成了礼物 。 “我能感觉到很多人爱我 , 朋友、家人、陌生人的善意 。 ”包珍妮说 , “我不觉得这是我理所应当得到的 , 所以一直心怀感激 。 ”
纸蝴蝶也逆风飞翔
包珍妮说 , 希望未来能推动完善残障群体在教育上的缺失 。 在她看来 ,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无障碍设施仍不尽完善 , 愿意接受残障群体入学的正常学校不多 , 青少年残障群体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 涉及就业就更加困难 。
但她相信教育的力量 。 她认为 , 在脑力工作方面 , 如果能接受到好的教育 , 残障人士未必没有自力更生的机会 。
在头脑和心灵的世界 , 她与任何一个聪慧灵动的少女并无二致 。 几年来 , 她通过手机和电脑与更大的世界相连 。 她读了许多书 , 自学了日语、法语和英语 , 能够阅读原版书籍 。 她还和一些病友、网课同学成了好朋友 。
谈到自己经历的幸与不幸 , 她说 , “我没有觉得自己不幸 , 我只是更早、更多地经历了人生的不方便 。 因为我不方便 , 大家愿意行方便于我 , 这份善意就是我得到的幸 。 ”
包珍妮的网名叫“纸蝴蝶” 。 她看到过一个折纸蝴蝶的教程 , 觉得很漂亮 。
在网上 , 脊柱侧弯的人 , 被人们善意地称作“蝴蝶宝贝” 。
风可以吹走一片纸 , 但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 。
纸做的蝴蝶 , 摇动翅膀 , 逆风飞翔 。 (郑梦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