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医圣张仲景经方药量究竟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医圣张仲景经方药量究竟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文章图片

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医圣张仲景经方药量究竟是怎样的?你知道吗

我们在看到医圣张仲景流传下来的经典名方时 , 首先让人震惊不已的是药的重量 , 其次是药的数量 。 对于医圣张仲景所用之方 , 药物的数量很少 , 但是每一味的剂量都很大 , 比如被誉为伤寒第一方的桂枝汤 , 它的药量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 如果我们没有搞明白汉代的度量衡的话 , 如果按照我们现代的计量单位直接换算的话 , 那估计一看到这个药量都会吓一跳 。 比如这方里的剂量主要是二两、三两和十二枚 , 至于十二枚大枣 , 在现代可能也不会觉得这个量很大 , 但是对于二两甘草、三两桂枝、芍药、生姜 , 那就会觉得这个量已经超超超超常规了 。

医圣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时期 , 而随着秦朝统一度量衡之后 , 汉承秦制 , 通过对秦汉时期的度量衡的研究 , 有利于厘清医圣张仲景所用经方的药物剂量 , 这对我们现代运用经方大有裨益 。 秦汉时期的度量衡 , 略有一些微妙变化 。 有相关考证表明 , 秦汉时期的度量衡与现代的换算关系为:尺度 , 秦时为23.1厘米 , 西汉时为23.1厘米 , 新莽时期为23.1厘米 , 东汉时为23.5厘米;容量 , 秦时每升为200毫升 , 西汉、新莽、东汉时每升为200毫升;权衡 , 秦时每斤为252-253克 , 西汉时每斤为248克 , 新莽时每斤为238克 , 东汉时 , 每斤约为220克[1

所以 , 在初步了解秦汉时期的度量衡之后 , 对于深刻学习和掌握《伤寒杂病论》的药用剂量有着很大的帮助 。 对于医圣张仲景所用经方的剂量 , 我们主要需要了解四种 。 第一个是“审度” , 也就是长度与现代的折算方法;第二个就是“嘉量” , 也就是容器所容纳的量与现代的折算方法;第三个就是“权衡” , 也就是物质的重量与现代的折算方法 。 除了度量衡之外 , 还有一个就是枚数或者个数 , 因此第四个便是枚数或个数与现代的折算方法 。 弄清楚度量衡和个数与现代的折算方法 , 对于娴熟的运用医圣张仲景所传经方 , 如有神助 。

第一、审度
对于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到的度量衡中 , “审度”使用的比较少 ,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厚朴一尺 。 无论是在《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 , 厚朴大多是按照两来计算剂量的 , 但唯独麻子仁丸、厚朴大黄汤两个方剂 , 厚朴的剂量使用的是一尺 。 按照对秦汉度量衡的考证 , 对于一尺的长度 , 折合成现代的长度 , 大约为23.1~23.5厘米 。 长度基本可以确定 , 那么这么长的厚朴究竟有多重呢?毕竟现代通用剂量都是按克的 , 多以 ,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 唯有实测 。 有医者通过实测发现 , 厚朴一尺(厚三分)等于21.092克 , 厚朴一尺(据唐代厚朴厚度)等于45.1975克[2
。 还有医者按照汉代一尺约23cm测算厚朴重量 , 以长23cm、宽7cm的大小来计算 , 厚朴一尺去粗皮约重60g[3
。 除此之外 , 还有通过实测得出厚朴一尺约等于30克[4
。 所以 , 目前关于厚朴一尺的重量 , 主要有四个折算剂量 , 那就是21、30、45、60克 。 由此可知 , 对于厚朴一尺的重量 , 即便通过实测 , 依然存在很大差异 , 暂无形成统一意见 。
第二、嘉量
对于容量的计算 , 在《伤寒杂病论》中 , 用到最多的是斗、升、合、方寸匕 。 在古代的量具中 , 除了装液态的 , 也装固态的 , 因此这个剂量如果都按照现代的克度来计算的话 , 除了很多通用的之外 , 还有一些个例需要分别对待 。 一般来说 , 汉代的容量:汉1合等于20ml , 1升等于200ml , 1斗等于 2000ml , 1斛等于20000ml[5
。 对于汉代的斗、升、合的容量换算 , 目前已经达成共识 , 几乎没有争议 , 但是对于方寸匕的古今换算争议却较大 , 至今尚无一致意见 。
方寸匕是古代的一种专用量具 , 用它来抄取药末或者细小颗粒的中药 , 以堆满而不落为度 , 但是对于这个方寸匕的古今剂量换算却存在较大的争议 。 有医者通过自制1寸见方(2.3立方厘米) 容器称重草木类药末约5g , 滑石粉约9g , 代赭石粉约30g[3
;一方寸匕约等于现代的2.74毫升 , 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 , 草木药末约为1克左右[4
;也有医者通过实测发现 , 一方寸匕的重量 , 赤石脂平满13克 , 尖满14.7克;滑石平满9克 , 尖满10.35克;白芍平满8.25克 , 尖满9.75克;薏苡仁平满9克 , 尖满11.25克 , 半夏平满7.25克 , 尖满8克;桂枝平满4克 , 尖满4.2克[6
。 这些都是按照不同类别的中药、不同的方寸匕量具进行换算的 。 不过对于一方寸匕的换算 , 还有两种意见也应引起重视 , 一种是一方寸匕 , 折合现代的5毫升[7
;另一种是《中药辞海》记载 , 一方寸匕合今6~9g[8


第三、权衡
对于权衡的应用 , 在中医临床中 , 运用的应当是最多的 , 但是汉代的权衡剂量与现代剂量的换算依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迄今为止 , 仍然存在争议 。 汉代的重量单位主要分为粟、分、铢、两、斤、钧、石 。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 按照《淮南子·天文训》中所载 , 大致为:12粟=1分 , 12分=1铢 , 24铢=1两 , 16两=1斤 , 30斤=1钧 , 4钧=1石 。 当然 , 在晋代晋朝在衡重单位铢和两之间增加了“分” , 其进制关系是:6铢=1分 , 4分=1两 , 铢和两之间仍然是二十四进制[9
。 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到的权衡剂量 , 大多为分、铢、两、斤 , 其中铢、两、斤的进制关系几乎没有争议 , 但是这个分 , 如何进制 , 究竟是汉制还是晋制 , 仍需考证 。
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中药的权衡重量 , 使用最为频繁的重量单位是两 , 也只有搞清楚张仲景时代的两如何与现代剂量换算 , 搞清楚这个 , 对现代以及后世医家使用经方具有重大意义 。 最初提出换算张仲景经方一两等于多少的是明代的李时珍 , 他在《本草纲目》中提到 , “古之一两 , 今用一钱可也” 。 但是对于汉代的一两究竟折合现代多少克 , 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 有医者对汉代度衡量(重量)进行过统计 , 主要有一两合13.92克 , 一两合现代15.625克 , 一两合现代3克 , 一两合现代的1~2克 , 一两折合市制四钱 , 一两折合现代8克[10

也有医者认为汉代一两折合现代六钱 , 也就是18克[11
。 还有医者认为 , 张仲景所用古秤是现代秤的1/4 , 一两约等于现代的7.8克[12
。 除此之外 , 还有学者通过考证《汉书》发现 , 汉代还有一种黄金秤 , 秤黄金用此小秤 , 秤细小精细的东西 , 如中草药 , 大约也用此小秤 , 而这种黄金小秤一斤(釿)相当于现代的16.35克 , 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02克[13
。 这样一综合 , 东汉的一两折算现代剂量 , 最小为1.02克 , 最大为18克 , 这中间还夹着2、3、7.8、8、13.92、15.625等不同的换算关系 , 真是不得不感叹 , “小本本上的方子羞答答 , 剂量太复杂”!

对于经方剂量换算中 , 关于“两”的换算 , 的确众说纷纭 , 但最主流的说法有两种 , 一种是李时珍所提的古之一两 , 折合现代的一钱(相当于3克) 。 而另一种是当代名医柯雪帆等根据“光和大司农铜权”(高7.6厘米 , 底径10厘米 , 重2996克)进行推算 , 东汉的1斤应折合为250克 , 1两折合为15.625克(或缩减为15.6克)[14

第四、个数
在整本《伤寒杂病论》中 , 很多中药的用量 , 并没有按照常规的度量衡计算方式 , 其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便是个数(枚数) 。 但是有关枚数/个数的古今折算也一直是仁智互见 。 比如百合 , 有医者通过实测得知 , 百合七枚等于165.806克 , 百合一升等于64.867克[2
。 但也有医者通过实测发现 , 百合每枚直径约5cm , 鲜时称重约70g , 晒干后每枚约25g[3
。 由于各种中药的枚数/个数的现代剂量换算 , 也有医者做过相关测算 , 但结果却不完全一致 , 因此 , 各种中药里的剂量换算 , 依然可通过实际测算 , 也可通过诸多医者已经做过的测算进行综合统计 , 取平均值 。
对于经方的用药剂量问题 , 其实最大的困扰其实是汉代一两如何折算 , 因为从文献考证来讲 , 东汉的一两对应的现代剂量范围 , 几乎是从1克至18克这么大跨度的区间 , 即便按照最主流的3克或15.6克 , 这中间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 对于汉代一两如何折算 , 究竟是一两3克 , 还是一两15.625克 , 依然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 仝小林教授等认为 , 经方用量的问题 , 可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来决定用量 , 一般病势急、病情重 , 用量宜大 , 病势重、病情轻 , 用量宜?。 辉诹俅灿靡┑氖焙?, 预防用药的时候 , 经方一两可折合现代的1~3克 , 治疗一般疾病、慢性病时 , 经方一两可折合现代的3~6克 , 治疗急危重症时 , 经方一两可折合现代的6~9克[15
, 临床可供参考 。 对于特殊情况 , 特殊经方 , 特殊人群 , 或可参考经方一两折合现代的15克 。 对于医圣张仲景的用药剂量问题 , 依然还是一个仁智互见的问题 , 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实测和研究 , 以期还原仲景经方原貌 。
参考文献
[1
姜波.秦汉度量衡制度的考古学研究[J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 2012 , (4):27-32.
[2
郭明章.仲景方用药剂量古今折算及配伍比例的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 2009:1-130.
[3
陶汉华.经方药量换算与考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 1997 , 21(4):307-308.
[4
刘兴洲.古今处方用量浅析[J
.实用中医药杂志 , 1998 , 14(9):40-41.
[5
郝万山.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05 , 3(3):48-51.
[6
张同振.《伤寒论》《金匮要略》用药剂量续考[J
.吉林中医药 , 1987 , (6):42-43.
[7
赵有臣.方寸匕考[J
.江苏中医 , 1961 , (7):23-24.
[8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辞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3.
[9
王晓玲 , 唐勇 , 陈亮.汉代度量衡与经方剂量折算浅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20119(1):81-82.
【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医圣张仲景经方药量究竟是怎样的?你知道吗】[10
陈志刚 , 王新佩 , 孟繁兴 , 等.张仲景经方计量古今研究探讨[J
.中医教育 , 2008 , 27(3):13-16+61.
[11
刘海涵.仲景《经方》汉制度量衡考[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1986 , 9(3):19-21.
[12
朱文惠 , 沈兰心.张仲景古方称量考[J
.中医杂志 , 1996 , (12):756.
[13
王树伟.“黄金方寸而重一斤”解[J
.中国钱币 , 1983 , (2):56-60.
[14
柯雪帆 , 赵章忠 , 张玉萍 , 等.《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剂量问题[J
.上海中医药杂志 , 1983 , (12):36-38.

[15
李娜.仝小林:提高中医疗效 , 呼唤方药量效研究[N
.中国中医药报 , 2022-9-19(003).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 。 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 , 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 , 未经授权 , 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