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中西医结合,骨科大有可为

中西医结合 , 骨科大有可为(医声)
刚刚落下帷幕的北京冬奥会 , 点燃了很多冰雪运动爱好者的激情 。 但在滑雪滑冰运动中 , 若身体不协调或者速度快反应不及时 , 很容易“三步一小跌 , 五步一大跌” , 伤及筋骨 , 导致软组织挫伤、韧带断裂、肌肉拉伤、骨折等 , 这也让很多人感叹“雪道尽头是骨科” 。
在此 , 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贾育松提醒 , 大家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 充分热身 , 佩戴好护具 。 一旦受伤要及时就医 , 不要贻误治疗时机 。
而对于骨伤的治疗 , 贾育松表示 , 中医、西医皆有独到做法 ,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 , 已经形成了中西医结合的有效路径 。

不能一路向西 , 要无问西东
有人认为 , 中医骨科与西医骨科的区分就是传统与现代的区分 , 又把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落后与先进的关系 。 “这就必然导致对传统中医骨科的鄙薄态度 。 在这种态度下 , 既不可能正确地认识传统中医骨科学的价值 , 更不能深刻地理解中西医结合骨科的深远意义 。 ”贾育松说 , “医学的最高目的在于治愈病人 , 促进病人的康复 。 凡是具有有效性的医疗方法不仅具有保存价值 , 而且具有传播价值 。 ”
清华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内分泌免疫科主任冯兴中表示 , 中医和西医是两种医学体系 , 对生命健康和疾病认知方式不一样 。 “中医通过发挥人整体的涌现作用来扶正祛邪 , 是围魏救赵、大禹治水 。 ”他说 , 中西医结合 , 找好发力点很重要 。
在贾育松看来 , 这个发力点就是骨科 。 “经过多年实践 , 中西医结合在骨折治疗的应用 , 吸取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之长 , 提出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指导思想 , 充分概括了骨科临床上骨折治疗不可回避的治疗与康复、固定与活动、局部与全身、内因与外因、骨与软组织等相互之间的关系 , 体现了整体观念及微创理念的内涵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 ”他说 。
这些观点及理论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与考验 , 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 被国际上称为中医接骨术 , 并不断与时俱进 。
近年来 , 随着交通的迅猛发展 , 开放性损伤、多发性损伤在骨伤科中越来越常见 , 单纯靠闭合复位和夹板固定已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 “为了适应这种改变 , 中西医结合骨科在治疗中开始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各种复杂骨折 。 ”贾育松说 , 这种改变是由原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无血疗法向有血疗法的转变 , 较多的西医治疗成分开始融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之中 。
从骨科的实际来看 , 西医和中医都有其各自理论体系 , 但在实践当中却可以进行结合发展 , 应该整合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 这也是今后我国骨科发展的重要方向 。
“不能一路向西 , 要无问西东 。 ”冯兴中表示 , 一定要珍视中医的原创性 , 以此为基础 , 阐释中西医结合的路径、方式 。
四路齐发 , 以人为本
未来 ,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发展之路该如何走?贾育松表示 , 可从4个方面着手 。
首先 , 重视治未病 , 关注健康维护 。 中医认为“上医治未病” 。 随着“大健康、大卫生”理念逐渐推广开来 , 人们的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都在转变 , 对中医预防保健的服务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 骨科医生也应该重视起来 , 不仅要积极关注健康维护 , 更要将其落到临床 。
其次 , 提升治疗理念 , 传承精华 , 守正创新 。 过去 , 医学强调“生物医学模式” , 现在强调“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 , 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 。 围绕此理念 , 技术趋向“微创化” , 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的活动功能;在辅助手段上 , 日趋“智能化” , 导航设施已经逐渐普及 。 在此过程中 , 应该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特色 , 将中医正骨、推拿理筋、中药口服外用等疗法应用于临床 , 将中医特色护理和快速康复理念相结合 , 提高患者手术耐受力 , 促进早日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