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土茯苓黄芪猪骨汤

 百病以防为先,中医养生重在调养,养生不是养老,养生贯穿生命全过程,需要越早越好 。养生是对生命的保养,以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 。关注我们,保证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点击标题下方的蓝色字体进行关注,或者复制微信号搜索添加即可免费订阅 。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土茯苓的吃法除了煲龟、煲汤外,还能怎么吃?土茯苓是常用的中药材之一,虽有解毒、祛湿气的妙用,但是药三分毒,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中药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服用禁忌!
土茯苓
土茯苓常绿攀缘状灌木 。茎无刺 。叶互生,薄革质,长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5~12cm,宽1~5cm,浆果球形,红色,外被白粉 。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或林下 。主产广东、湖南、湖北、浙江、四川 。产镇江、宜兴、深阳,野生山坡灌丛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 。
药品简述
性味:甘淡,平 。
归经:肝经;胃经;脾经 。
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 。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疗疔疮,痈肿,瘰疬,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50克 。外用:研末调敷 。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坡、荒山及林边的半阴地 。
资源分布: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
采收和储藏:秋末冬初采挖,除去芦头及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趁鲜切成薄片,晒干为土茯苓片 。
炮制:用水浸漂,夏季每日换水1次,春、秋每2日换水1次,冬季可3日换水1次,防止发臭,以泡透为度,捞出切片,及时干燥 。
土茯苓黄芪猪骨汤
食材
猪脊骨500克、土茯苓50克、黄芪30克、食盐适量
做法
1. 将土苓苓、黄芪洗净;
2. 猪脊骨洗净,斩块、飞水待用;
3. 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时,用盐调味即可 。
此汤健脾益气、利水消肿除湿 。
提醒
一、祛湿还需健脾 土茯苓需要配黄芪
脸上泛油、身体有沉重感、昏昏沉沉、做事无力、经常有痰并且不太咳得出来的感觉、肥胖、水肿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体内有湿的症状,就需要我们来祛湿 。
从中医上讲,脾主运化,能运化体内的水湿,所以,祛湿首要方法就是健脾 。因此,健脾祛湿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最好双管齐下 。
今天介绍的“黄芪土茯苓猪骨汤”的搭配,就是遵循此原则 。如黄芪性温味甘,有补气固表、利尿生肌等功效,可用于气虚乏力、自汗、水肿等症;而土茯苓可解毒除湿、利关节,能辅助调理筋骨挛痛、脚气、疥疮等 。
二者搭配炖汤,能起到健脾益气祛湿的功效 。
二、夏天脾好 状态就好
中医有句老话说“脾乃后天之本”,脾不好,胃口不好,那吃不好饮食,药也吸收不了,何从谈起养心、补肾?因此要在后天不断地保护好脾胃,不断给它给养 。
有些年轻女性一味追求苗条、骨感美,减肥成功了,却伤了脾胃,导致肾虚,甚至怀孕困难,这都是没有保护好脾胃的典型例子 。
除了今天推荐的搭配,其实还可以用也有补气益脾功效的五指毛桃和祛湿的薏米或扁豆搭配炖汤 。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的功效
黄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种氨基酸、叶酸及硒、锌、铜等多种微量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