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山绵枣

? 杨 娥
绵枣俗名地枣、黏枣 , 鲁山特有根系果品 。 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木 。 地下球形鳞茎 , 叶狭线形 , 秋季开淡紫色小花 。 鲁山的山绵枣 , 多分布在山区 。 货出地道 , 尤其马楼乡的商余山多灵药 , 早在唐代 , 这里就是中草药集散地 , 是当时的药材之都 。 这里出产的绵枣风味纯正 , 药效独特 , 能补养身体 , 久储不坏 , 可食用可入药 , 是鲁山舌尖上的文化 , 是民间特有的风情 。 千百年来 , 马楼先民用锄头、扁担和箩筐 , 开辟出了山绵枣的甘甜流溢 , 在乡音的缭绕中 , 绵枣被送到了千家万户 , 这种飘散着药香的独特小吃 , 有着马楼人乃至鲁山人对家乡的眷恋 。
【风情|山绵枣】站在街头巷尾、蹲在田间路口、赶上庙会集市 , 掏三五分钱 , 从卖绵枣人粗粝的手中接过一醋水碟带汤的绵枣 , 优雅地取出一支青皮竹签 , 从碟子里扎出一枚绵枣 , 悠悠地放入口中 , 一股氤氲着酒香药味的糯甜 , 从舌尖上滚过 , 滑滑的入喉 , 呼出一口气 , 闭目微醺 , 通体舒泰 , 是鲁山人对绵枣永恒的记忆 。
走进彭泉村 , 一股清幽的混合着酒香和淡淡药香的味道 , 向你袭来 , 循着这股香气 , 不用问路 , 便可以找到王泉水家 。
王泉水是鲁山绵枣煮制技艺第四代传人 。 鲁山汤煮绵枣已有上千年历史 , 软糯香甜的汤煮绵枣是鲁山人饥荒岁月的美食 , 从阳春二月到清凉初夏 , 漫长的春荒和孱弱的身体在绵枣的滋润下渐渐丰腴 。
一筐筐白嫩饱满的绵枣带着泥土的芳香 , 等待着王泉水夫妇的冲洗 。 刨绵枣不易 , 淘洗绵枣更为复杂 , 刨回来的绵枣要先去掉叶子和果实下面的根须 , 然后放入水中浸泡一天一夜 , 这样可以去除绵枣的黏性和辣味 。 泡过之后的绵枣从水中捞出 , 去除杂草黏土 , 放入筐中 , 用水管喷冲 , 冲完后开始用力搓洗 , 反复数次 , 直到把绵枣表皮给搓洗掉 , 露出雪白的肤质 , 然后放入大盆中用大兆子把果仁和枣皮分开 , 这样一粒粒鲜嫩水灵的绵枣就出来了 , 把它放入水中再浸泡一天就可以装缸煮制了 。
煮制绵枣要有耐心 , 绵枣甜润香糯的味道全在火候上 。 王泉水作坊里 , 有一盘烧火用的大灶台 , 上面蹲放着盛煮绵枣的生缸 , 汤煮绵枣 , 不能翻搅 , 生缸厚实耐火 , 可以避免绵枣炖底 , 纯粹的柴草文火才能煮出绵枣余味悠远的津道 。 装缸也很有学问 , 要在早上5点 , 晨曦初露时起床 , 缸里装入半缸水 , 水和绵枣的比例是1∶2左右 , 然后开始烧火 , 大火烧开后开始装绵枣 , 灶台很高 , 需要站在椅子上一盆一盆地把绵枣装入缸内 , 第一天要用猛火烧 , 每4个小时 , 把绵枣缸里的水舀出换上新的开水 , 开水要淹住绵枣 , 火势稍减 , 火候适中 。 特别到了晚上困乏难熬 , 但绝不能瞌睡 , 要不时地续火添柴 , 煮到第二天绵枣汤稍微有点变色 , 这时可以用小火熬煮至汤浓 , 只要绵枣滚泡就行 , 但需要适当加些开水 。 此时绝不能添加凉水 , 加了凉水的绵枣僵脆夹生 , 再也煮不出糯软香嫩的效果 。 到第三天 , 绵枣就变成绛红色 , 水也特别红 , 就这样漫长地焖煮三天三夜 , 绵枣的糖分药香慢慢溢出 , 汤色酱红黏稠 , 果实圆润生香 , 味道鲜美 , 久储不坏 。
也有人在煮制时加入了少量名贵中药黄精 , 用小火熬煮 , 增加药效 , 绵枣熟透停火 , 老少皆宜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 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保健 , 更加崇尚绿色原生态生活 , 绵枣本身丰富而珍贵的药用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 绵枣中富含蛋白质等多种元素 , 具有补中益肝、治失眠、坚筋骨等食疗价值 。 同时绵枣清热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的治疗 , 效果更好 。 在临床应用中绵枣还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