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双减”之下,教师迎来职业生涯“拐点”( 四 )


儿子前往美国读博士之前 , 夏菁特意让他协助自己做好了一到六年级的数学教学软件 。 “PPT演示起来更直观 , 当然要用起来 , 不过传统的方式也不能丢!”
曾在农村学校任教的这段经历让她深深意识到 , 不能放弃一个落后学生 , 否则就是教师的失职 。 让这位同事和家长眼中的“严师”津津乐道的是 , 自己带过的一个来自农村的“学困生” , 后来考上高职 , 成为一家餐饮企业的管理者 。
她所谓的“传统的方式”就是“见缝插针” , 整合学生在校期间的碎片化时间 , 对他们的接受情况进行检查 , 及时了解学情 , 动态调整教学策略 。 每天她都会雷打不动地提前20分钟出现在教室 , 看见学生就会“逮”在身边 , 逐个抽查上节课的知识 。
“上课铃一响 , 我就会立马‘冲’上讲台 , 生怕浪费了一分钟时间 。 ”她解释道 , 现在每天只有一到两节语文、数学课 , 绝不能占用其它时间 , 教师普遍感到 , 如果上课不抓紧 , 教学任务都难以保证 。
课堂的节奏明显变快了 。 作为夏菁的同事 , 方华梅也有这种紧迫感 。 尽管教了30多年的数学 , 现在每天上课前 , 她都会把书上的题目重新做一遍——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 感受一下哪些环节存在难点 。 “过去 , 我们可以通过作业的反馈来了解学情 , 现在则需要提前预判 , 对可能出现的难点进行重点讲解 。 ”
在方华梅看来 ,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 , 对于数学运算 , 从“陌生”到“理解”再到“熟练” , 这是一个必须依靠多次练习才能实现的过程 。 既然课后不能留作业 , 课上必须补起来 。 为此 , 她会在一张A4纸上列出重点的题目 , 发给学生随堂检测 。
她统计过 , 一堂课下来 , 在讲台下至少要巡视30多圈 , 检查学生的正确率 , 当场批改 。 对这个年纪的教师来说 , 体力和精力都是一个考验 。
匡浩近来发现 , “双减”之后 , 身边80后、70后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又一次得到激发 。 一个明显的信号是 , 学校鼓励“功成名就”的骨干教师再次走上比赛舞台 , 继续在交流中学习、提升 , 同时在校内发挥引领示范效应 。 在不久前庐阳区初中数学命题大赛中 , 匡浩与同事徐烈虎获特等奖 , 另外3名教师分获一二等奖 。
在淮河路第三小学校长李霞看来 , 面对“双减” , 不少中年教师丝毫没有“躺平”的念头 , 对于课堂教学抓得更紧更严 。 “他们中不少都是教学名师 , 有过辉煌的成绩 , 出于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 , 积极融入到这场改革中来 , 这也为青年教师作出了表率 。 ”
就在当天与新入职教师座谈时 , 庐阳中学校长汪晓军这位教育界的老兵还是激情满怀地与在座的师范毕业生谈起了当初的教育理想 。
“当初我们为什么要当老师 , 我们在大学里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 我们究竟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教育……”汪晓军感慨 , “埋头行走太远 , 总要仰望星空 , 我们这些教育人 , 理想主义情怀不能熄灭 , 对教育规律的追求不能止步 。 ”
【作业|“双减”之下,教师迎来职业生涯“拐点”】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王磊 王海涵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