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替「连花清瘟」说两句

3月以来 , 上海累计感染者超37万例 , 这次上海抗疫牵动了全国人民的神经 , 毕竟上海是中国的代表性城市 。 在上海某些区 , 在发放抗疫物资时 , 配发了连花清瘟胶囊或颗粒 。
近日 , 从一个网红大V开始质疑以岭药业和连花清瘟 , 从而引发全网口诛笔伐 , 大有把连花清瘟不打死不罢休的地步!甚至包括一些号称专业的医学媒体 , 也人云亦云 , 要打倒连花清瘟 。 梅斯医学作为一家客观公正的专业医学媒体 , 想说几句公道话 。
想替「连花清瘟」说两句
文章图片
一、有关中成药的研发网上对连花清瘟研发最诟病的是“吴以岭花了14天研发出来”的 , 这是被反复提及的笑料 。 相反 , 常规的西药研发往往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 。 潜台词指的是14天研发出来的东西没有价值 。 其实 , 我们需要看当时的背景 。 当时 , SARS在国内流行 , 没有任何有效治疗方法 , 中医、西医全部都上 , 各显神通 。 最终SARS突然消失 , 国内中西界复盘治疗得失 。 连花清瘟也在此背景下出现 。
图源:健康时报
想替「连花清瘟」说两句
文章图片
中成药的研发 , 有几个重要的来源 。 其一是经典名方 , 尤其是《伤寒杂病论》中衍生出来的最多 。 另外 , 唐宋元明时期 , 也有一些经典方剂后被制成中成药的 , 如大家看到的六味地黄丸 , 以及安宫牛黄丸等一类就是这样的 。 日本的汉方往往也来自于经典名方 。 其二是名老中医经验方 , 或当地的经验方 , 例如今天看到的云南白药 , 黄氏响声丸 。 其三 , 是综合经典名方进行化裁 。 当时吴以岭事实上就是将几个经典名方进行加减而成 , 主要从《伤寒杂病论》中的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麻杏石甘汤等著名方剂组合而成 。 当然 , 从配方来看 , 还借鉴了藿香正气的思想 , 引入了广藿香等药 , 另外 , 也引用了建国后的一些中医研究成果 , 如贯众和板蓝根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 鱼腥草有一定的抗菌效应 , 红景天能提高器官组织功能等 。 从好的层面说 , 是将经典名方加上当时的一些科学研究成果结合而形成 , 从不好的层面说 , 也有一定的拼凑痕迹 。 因此 , 只需要根据当时SARS的主要症状和表现 , 就相对容易组合成方 。 就像老中医看病 , 也只需要十几分钟 , 就能拟一个方剂 。 吴以岭查阅资料 , 花了两周时间 , 不是说太短了 , 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已 , 并非从“零”研发的 。 图源:摄图网
想替「连花清瘟」说两句
文章图片
经典名方 , 仍然大有可为 , 值得深入挖掘 。 虽然这些名方 , 多是复方 , 研发的难度极大 , 里面仍然可能有一些宝库 , 而不能因为从今天的研发角度来看 , 而完全抛弃 。 事实上 , 连花清瘟并不像其它的中成药那样 , 一旦上市就再也不做研究了 , 而是陆陆续续开展了不少相关的临床研究 。 比如 , 2020年5月 , 钟南山院士联合河北医科大学以岭医院院长贾振华等研究者 , 在Phytomedicine上发表了关于中药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 研究结果显示 , 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 服用连花清瘟胶囊的患者在14天内的临床症状消失率更高(91.5%vs.82.4%) 。 此外 , CT好转率与病毒核酸检测转阴等指标 , 也显著好于未服用连花清瘟的病人 。 https://doi.org/10.1016/j.phymed.2020.153242以及一些小规模的治疗随机、对照临床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 即症状减轻 。 虽然不少研究的水平与质量还有待提高 , 但与其它海量的中成药相比 , 连花清瘟在临床研究层面可以说是值得称道的 。 同时 , 连花清瘟在东南亚等一些国家获准上市 , 算是开创中成药国际化的第一步 。 此前有信息披露 , 连花清瘟胶囊已经获批进入美国FDAII期临床试验 , 据说结果在统计分析中 , 现在正在准备进行III期临床试验 。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 能在国际上 , 尤其是欧美等要求更为苛刻的国家开展临床试验 , 这本身就需要相当的勇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