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广州管圆线虫(又叫广东住血线虫)来源:JohnF.Lindo/wikimedia
不过 , 广州管圆线虫尽管可怕 , 但只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 就能远离它——
不食用生螺肉
避免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大蜗牛”的排泄物、黏液、组织
接触褐云玛瑙螺后注意清洁双手
注意螺与食物的隔离 , 避免蔬果、沙拉等食物被螺污染
一只福寿螺 , 竟有千条虫
福寿螺原产于美洲 , 20世纪80年代 , 福寿螺被当成可食用的经济型螺类引入我国后 , 迅速适应我国本土环境 , 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危害 。
它们在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下 , 繁殖能力惊人 , 每只螺一年能多次大量产卵繁殖;成螺即使在无水和无食物的恶劣条件下 , 也能以休眠方式生存下来 。
湖南汉寿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研究员戴清明等专家说 , 近年福寿螺高发的稻田 , 幼体福寿螺每亩密度最高能超过10万只 。 一些地方已经将福寿螺灭杀、清理工作常态化 , 防治任务很重 。
汉寿县沧港镇新兴社区种粮大户刘志军说:“去年我家200多亩田 , 有170多亩发生福寿螺灾害 , 有的稻田每平方米能找到20个成螺 , 几天时间就能把田里的禾苗吃得一干二净 。 ”
目前 , 福寿螺已经被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 , 不仅是农作物以及水生生物的“杀手” , 而且对人类健康也具有较大的杀伤力 。
曾经有专家对福寿螺进行过实验 , 发现一个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可以多达6000条 , 未煮熟食用后 , 轻则发烧拉肚子 , 重则危及生命 。
文章图片
随着气温升高 , 最近在广东多地出现福寿螺泛滥的现象 , 疾控专家提醒 , 对于福寿螺 , 不要轻易触碰 。
广东惠州市疾控中心寄防消杀科副科长邱卫卫提醒 , 尽量不要让小朋友触碰和把玩福寿螺 , 外环境各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很多 。
福寿螺和田螺 , 傻傻分不清?
民间有句谚语——清明螺赛肥鹅 。 螺肉劲道Q弹、肉质饱满 , 是餐桌尤其是夜市上一道美味佳肴 。
福寿螺和田螺外观相似 , 一些消费者难以区分 , 误将福寿螺当田螺食用 , 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
实际上 , 这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个头来看 , 成年福寿螺体型要比田螺大很多;
从颜色上来看 , 福寿螺颜色偏黄 , 而田螺偏青褐色;
另外 , 田螺的尾部呈椎体形 , 盖头是片圆形 , 而福寿螺尾部很短 , 盖头偏扁 , 整体呈圆盘形 。
大家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
文章图片
来源:上海农业农村委员会
你能分辨田螺和福寿螺吗?
快转发给家人朋友看看!
当心!这些小飞虫又成群出现!
近期广东多地下起大雨
昨晚 , 这场暴雨“炸出来”的飞虫
就是——
飞!蚁!
(也叫黄翅大白蚁)
据广州网友@嗯了呗呵呵:
虫子多到头皮发麻 ,
一开门跟大坝泄洪一样往里涌!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科普:认识飞蚁
文章图片
中文学名:黄翅大白蚁
别称:大水蚁、黄翅大螱等
黄翅大白蚁群体中以原始型蚁王、蚁后产卵繁殖 , 不产生补充性生殖蚁 。 在地下1-2米深处营巢 , 每年4-6月 , 有翅繁殖蚁进行分群繁殖 , 一般分飞5-10次 , 多在闷热或大雨前后的傍晚分飞出巢 , 经短期飞翔、脱翅、配对 , 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入土筑新巢 。
- 疾病|国人越来越胖?提醒:寿命与体重或有关,60岁后这样的体重更好
- 跑步|黑米为啥不能随便吃呢?提醒:这4类人不宜多吃,现在知道还不晚
- 牙龈出血即肝癌晚期?提醒:3种食物要远离,白送也不要再吃
- 高血压人群不能吃花生?医生提醒:不想血压飙升,远离“1红2白”
- 口臭|口臭久治不愈,原来是胃里藏着癌!提醒:口臭,或是6种病的信号
- 肠息肉|提醒:2个部位发现息肉要及时切除,一拖再拖或变成恶性肿瘤
- 流感|全国疟疾日,广东疾控提醒:入境人员注意三点
- 信息量|刚刚,新增一地高风险!北京最新通报,信息量很大!德国将批准向乌运送坦克!?这国股市暴跌10%,触发紧急闭市!
- 时后|重要提醒!北京房山:到过这两处的人员请务必原地不动
- 病毒|牡丹江市疾控中心提醒:老年人要积极接种疫苗 加强个人日常健康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