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那些熬夜的年轻人( 三 )


一次熬夜后 , 他发现胸口发闷 , 晚上睡觉也会惊醒 。 前往医院检查时 , 医生郑重地叮嘱他这是因为过度劳累而导致的心脏突发问题 。 如果再继续熬夜 , 不排除猝死的风险 。
这让韩勇感到后怕 , 也让他彻底断了熬夜的习惯 , “熬夜是一种生活方式 , 前提是你得活着 。 ”
据此前行业调研显示 , 经常熬夜的年轻人除了疲惫困倦外 , 还会有记忆力下降、反应速度变慢、情绪波动大等精神和心理后遗症 , 以及皮肤变差、秃头掉发、身体变胖等生理后遗症 。
英国此前曾将26名参试者分为两组做过实验 , 其中一组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 , 另一组则超过10小时 。 一周后检测结果显示 , 睡眠缺乏的受试者体内有七百多种基因功能发生改变 , 严重的还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 。 这意味着 , 如果人的正常睡眠模式遭到持续破坏 , 将会对身体各项机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
晚睡带来的亚健康让年轻人们开始重视起来 , 但早已养成的熬夜习惯让他们难以在短时间内作出改变 。 很快 , 一边继续熬夜狂欢 , 一边购买营养品、助眠产品确保健康的“朋克式养生”方式在年轻群体中逐渐兴起 。
“内心清楚熬夜不好 , 但经不住诱惑 , 而且多年习惯也难以改变 。 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来调理身体 。 ”刚从代购手中买了护肝片的王星告诉采访人员 , 家里堆满了各种保健品 , 每天都会吃上一把 , “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 就当内心求个安慰 , 熬夜的时候也没有太多愧疚感 。 ”
市场:
各类助眠产品受年轻人追捧
消费者的追捧 , 也催生出助眠市场的爆发 。
据艾媒咨询显示 , 2017-2020年期间 , 中国睡眠经济整体市场规模从2904.7亿元增长到3778.6亿元 , 预计随着人们工作节奏不断加快 , 睡眠产品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 。 数据显示 , 2021年中国国民对助眠产品价格接受度主要集中在0至400元区间内 , 总体占比72.6% 。
巨大的蓝海吸引着大量资本和玩家的入局 。 一时间 , 药房、购物平台随处可见各款维生素和助眠商品 , 吸引着年轻人下单购买 。
褪黑素软糖、香薰蜡烛、蒸汽眼罩以及一首轻柔的助眠音乐 , 这成为不少年轻人每天入睡前的必备品 。 这些夜里睡不着的年轻人 , 正在成为睡眠产品消费的生力军 。
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2线上睡眠消费报告》显示 , 近年来 , 消费者睡眠消费正在逐年提升 , 2021年助眠类商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53% 。 而Z世代更是其中的消费主力 , 这一群体所购买的助眠产品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近五成 。
年轻人的追捧自然被商家看中 。 一时间 , 无数企业纷纷投身于助眠行业 , 研发推广起各种助眠商品 。 3月29日 , 贝壳财经采访人员查阅企查查数据发现 , 截至2022年3月我国在业/存续的“睡眠”企业有6593家 , 其中在一年内成立的相关企业就有415家 。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喜好 , 助眠商品不再停留于此前褪黑素、安神茶等传统领域 , 越来越多的智能助眠产品开始出现在市场中 。
《报告》显示 , 智能睡眠仪、睡眠呼吸机、智能床等智能助眠品正在成为26至35岁年龄段消费者的最爱 。 受此影响 , 类似商品成交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08%、167%和106% 。
除硬件设备外 , 一些年轻人还会选择“助眠软件”来帮助入睡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如今各个平台上纷纷推出“助眠音乐”供年轻人下载 , 以在夜晚聆听 。 此外“睡眠课程”“安睡课程”也在流行 , 从睡前规划、睡眠方法等角度阐述睡眠的重要性 , 以帮助年轻人更好地入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