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仿制药变迁,从Peg-IFN到核苷类,简述小分子替诺福韦前药TAF

活跃的乙肝病毒(HBV)复制是肝脏坏死性炎症和疾病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 慢性乙肝(CHB)目标是永久抑制HBV复制以预防肝功能失代偿、肝硬化(LC)或肝细胞癌(HCC)并延长生存期 。
乙肝仿制药变迁,从Peg-IFN到核苷类,简述小分子替诺福韦前药TAF
文章图片
乙肝仿制药变迁 , 从Peg-IFN到核苷类 , 简述小分子替诺福韦前药TAF
当前 , 全球正在开发针对乙肝病毒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创新药物 , 这源于目前已获批的疗法各有优势与不足 。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 由于其采用皮下注射给药和显著的副作用 , 很少使用Peg-IFN疗法 。
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和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是指南首选一线药物 。 每日1次口服ETV、TDF和TAF可显著抑制HBVDNA的水平 , 但对HBV感染肝细胞的cccDNA没有直接作用 , 因此 , 通常需要继续长期使用才能够维持HBV抑制 , 但最终能够实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的却很少 , 约为10年2%左右 。
乙肝仿制药变迁,从Peg-IFN到核苷类,简述小分子替诺福韦前药TAF
文章图片
在考量开发乙肝创新药时 , 也会将长期使用NAs的一些问题纳入其中 , 包括药物依从性、失访和药物成本等 。 ETV是一种环戊基鸟苷类似物 , 可以有效抑制HBV聚合酶 , 使HBVDNA下降 , 较高比例实现乙肝e抗原血清学转换 , 以及较少见乙肝表面抗原消失 , 即便长期使用ETV后 , 导致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下降也很少见 。
但是 , 全球诸多临床研究者开展的使用ETV多中心合作表明 , 长期使用ETV可以降低肝脏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生存率 。 与此同时 , HBV相关肝硬化也可以在长期接受ETV后 , HCC等风险将显著降低 。
乙肝仿制药变迁,从Peg-IFN到核苷类,简述小分子替诺福韦前药TAF
文章图片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是一种无环腺嘌呤核苷酸类似物 , 不仅对HBV , 还对HIV也有效 。 TDF相对于阿德福韦酯(ADV)而言 , 有着更好的HBVDNA抑制作用 , 包括在促进HBVDNA检测不到 , ALT正常化 , 乙肝e抗原消失以及HCC发生率等方面 , TDF也都优于ADV 。 因此 , 国内制药公司多已转向TDF仿制药 , ADV基本退居二线 。
在最近几年中 , 一些临床研究发现TDF对肾损伤和骨骼密度下降有关 , 基于这些担忧 , 吉利德科学开发的一种口服小分子替诺福韦前药——富马酸替诺福韦艾拉酚胺(TAF)获批用于慢性HBV感染 , 以求替代长期TDF使用 。
当研究人员对TAF与TDF进行比较时发现 , 和300毫克剂量下的TDF给药相比 , 只需要25毫克的TAF在药代动力学(PK)研究中 , 显示全身替诺福韦浓度下降90%以上 , 细胞内浓度升高 。 在过往曾经接受TAF或TDF的乙肝e抗原阳性和阴性受试者的一项随机、双盲非劣效试验结果表明 , 在第48周达到HBVDNA水平
然而 , 在安全性方面 , 至少到目前为止 , TAF更优于TDF , 研究人员主要分析了肾小球滤过率(eGFR) , 该参数中 , TAF的受试者下降幅度小于使用TDF的受试者 。 和髋部和脊柱的骨矿物质密度降低相比 , TAF受试者也显著小于接受TDF的受试者 。 这也是国内制药公司仿制TAF的热度高于TDF的重要原因 。
小番健康结语:科研人员一开始开发核苷类用于HBV , 就已经知道这类药物在抑制HBVDNA有潜力 , 目前为止 , 多数文献都可以证明核苷类具有快速且显著调降HBVDNA的水平 , 需要长期使用才可以起到延缓肝脏疾病进展 , 但也注意到 , 核苷类对乙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影响十分有限 。
相比替诺福韦酯 , 替诺福韦艾拉酚胺的安全性更高 , 且在给药剂量方面明显少过富马酸替诺福韦酯 , 国内已将其引入并纳入医保目录(韦立得TAF在国内药品名:丙酚替诺福韦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