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科学|不能让伪科学总是坑“老”| 长江评论


长江日报评论员秦孟婷
据长江日报报道 , 最近一个名为卢天草的产品把许多老年人骗了 。 打着“返老还童”“上万例癌症病人用后都好了”的功效 , 配以“宇宙能量”“八维”等看似和“科学”贴近的字眼 , 用微信群这样的“新玩法” , 使不少老年朋友上当受骗 。
“伪科学”坑老由来已久 。 那些披着“科学”外衣的骗术 , 常常就“养生”做文章 , 从道理到结论环环相扣 。 营销人员反复演说 , 病友现身说法 , 看起来很像那么一回事 。 然而 , 走极端、夸大、速成的说法是违背规律的 , 是不科学、不可信的 。 其包装出的产品 , 既无可靠来源 , 又无实验数据支持 , 稍有科学常识就能看出破绽 。
“伪科学”大都在养生和健康等话题大做文章 , 恰好反映了老年人对这一领域的特别需求 。 与过去相比 , 现代人均寿命大大延长 , 人们对每一年龄段的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 老年朋友不但希望长寿 , 而且渴望健健康康 , 充满活力 , 这既是这一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 也是“银发经济”待发展和规范的广阔市场 , 健康养生领域应有更多规范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 。
很多人喜欢一上来就批判老年人轻信伪科学 , 常常引起老人反感 , 觉得自己不被接纳 , 伤了自尊 。 要防止伪科学频频坑老 , 当然要在科普上扶正祛邪 , 让科学的医药卫生知识占领上风 , 让伪科学暴露骗钱害人的本质 。 同时 , 一些“神药”“神医”之所以总是俘获老年人 , 还在于善打心理和情感攻势 , 甚至用上了大数据 。 这也说明 , 老年人情感需求的满足需要社会合力 , 特别是社区邻里要予以更多关注和慰藉 。
更重要的是 , 帮助老人避坑 , 还要加大对此类行为的监管打击力度 。 这些打着养生和治病口号的擦边球善于隐匿 , 监管部门要主动作为 , 重拳出击 , 运用大数据 , 让骗子无处可藏 。 同时与社区联动 , 将行骗手段和幕后真相在老人中多宣讲 。 总之 , 让科学信息尽可能充满老年人的周围 , 伪科学才无法见缝插针钻空子 。
【编辑:商佩】
【伪科学|不能让伪科学总是坑“老”| 长江评论】更多精彩内容 , 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