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5月8日电(张依琳)居家办公、线上教学、非要不外出……当前 , 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下 , 隔离封控中的人们难免出现不良情绪甚至心理问题 。
根据世卫组织报告 , 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 , 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增加了25%以上 。 “心理防疫”已然成为抗击疫情的另一个“战场” 。
文章图片
资料图:南京志愿者街头“求拥抱” , 呼吁关爱抑郁症患者 。 泱波摄
情绪低落、失眠暴躁居家的我是病了吗?
进入5月天气热了起来 , 住在上海杨浦朋友家的苗苗这周终于能下楼走走了 , 原本是来上海探亲 , 一来就是两个月 。
“之前每天憋得喘不过气 , 还经常莫名其妙发脾气 。 ”烦躁的情绪已经困扰了苗苗很久 。 “好想看花 , 想坐车 , 想出去 。 ”
隔离在家的许多人都有和苗苗类似的想法 , 从外地回到北京朝阳的田辉一个月都在居家办公 。 “开始的时候作息很混乱 , 每天睡不着 , 感觉做什么都很无聊 。 ”田辉在最初隔离的日子里 , 每天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家人打电话 , “什么都聊 , 就是单纯想说话 。 ”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杨艳杰表示 , 这是突然公共事件中人们出现的“应激反应” , 它包括疫情本身带来的情绪性应激反应 , 如抑郁、焦虑、恐惧等;“由于疫情防控需要 , 人们被要求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时 , 其活动空间被固定 , 行动被限定 , 社交受影响 , 也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 ”
3月2日 , 世卫组织发布报告称 ,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 , 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增加了25%以上 。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与长期居家隔离 , 在担心被感染的同时 , 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 。 不少人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急躁、恐慌等负面情绪 。
文章图片
资料图:湖南省精神医学中心向全国开通新冠肺炎心理咨询服务 。 付敬懿摄
疫情影响人类心理健康20年?
杨艳杰表示 , 在应激情况下 , 大部分人都会出现短暂的情绪反应 , 比如轻度的焦虑、恐惧或是抑郁 。
焦虑的主要表现包括焦躁不安 , 紧张 , 过度担心 , 严重者会出现胃胀胃痛腹泻、心动过速、胸闷气短等症状 。 抑郁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失去目标感、甚至失落、绝望;而恐惧则主要包括过度警觉 , 害怕 , 非理性行为等 。
值得注意的是 , 有抑郁或焦虑情绪并非是患有精神疾病 。 目前大部分居家隔离的人出现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只是一种症状 , 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 。
有人说“疫情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持续20年” , 对于这一说法 , 杨艳杰表示 , 一般来说多数人的应激反应都是轻微、短暂的 , 随着突发公共事件的态势转好或者结束 , 这些症状也会减轻或消失 , 多数人是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慢慢恢复的 。
专业提醒 , 当然也有少数人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 , 如果出现心境低落、兴趣下降、心慌烦躁、失眠或者反复出现自杀意念等 , 持续时间达到两周之久 , 通过自我运动、放松等方式无法缓解 , 可能出现了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等 , 需要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治 , 接受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 。
文章图片
资料图:市民戴着口罩在一家健身房内健身 。 中新社采访人员王磊摄
居家期间如何自我调节?
杨艳杰表示 , 避免出现应激反应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 要调整认知、保持适当运动、作息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 。
- 乙肝第二届全球药物峰会,联合业内20多位专家,加速推进创新疗法
- 宿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告
- 冰糖|身体衰老前,会出现这9个“信号”,你都接收到了吗?一起看看
- |乙肝在研新药JNJ-3989,中国成人健康参与者数据,在亚肝会发布
- 脾胃|这3种食物是损伤肝脏的罪魁祸首,还会加速肝硬化,一定要少吃
- 糖尿病|舌头边缘有齿痕,还会饭后腹胀?根源是脾虚湿气重,一个食疗方就能调理
- |保鲜膜含有毒物质会致癌?提醒:常用保鲜膜的人,有3点要重视
- 运动|运动对癌症的影响有多大?每天坚持,就能康复吗?
- 衰老|做完手术就能回家的日间手术模式,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 如何自测血管年龄?若经常干这4件事,难怪血管会老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