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爱与光明并存( 二 )


作为一名教师无上光荣
“让更多学生对眼科感兴趣 , 他们是眼科的未来 。 ”
追光者|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爱与光明并存
文章图片
黎晓新常说:“讲课不仅是传授知识 , 也是一门艺术 。 知识要不断更新 , 讲课内容要不断更新 , 讲课形式也要不断更新 。 ”每次授课前 , 黎晓新都会将课件改了又改 , 她会查阅很多文献和外文专著 , 把国际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技术 , 自己治疗过的典型病例 , 以及自己一年来的经验、感悟 , 甚至教训 , 都编入讲课内容里 。 她的课程内容新颖 , 讲解生动形象 。
作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 黎晓新为每个研究生制定了详尽的培养计划 。 她和研究生一道讨论课题、一起进行试验 , 确保课题的创新性 。 她从不吝惜把时间花在对研究生的教育上 , 哪怕是在最紧张的门诊时间 , 一遇到特殊病例 , 她也会召集学生过来学习 。 每当学生课题遇到困难时 , 她总会告诉学生 , “研究的范围可以宽广一些 , 关注和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区域 , 可能寻找到大家还没有认识的问题” 。 黎晓新认为 , 作为一名教师无上光荣 , 肩负着无比沉重的责任 。 她说:“医学院的教师 , 培养的是生命的守护神 , 必须要用自己的言传身教 , 使学生真正成为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 。 ”在厦门眼科中心 , 黎晓新也十分关注年轻医生的成长 , 只要没有特殊情况 , 她坚持每周亲自主持病例讨论会 。 在各类临床病例特别是疑难病例的讨论过程中 , 黎晓新善用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风趣的点评 , 开拓广大年轻医生的视野;此外 , 她也经常发出提问 , 耐心十足地培养青年医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临床问题的实际处理能力 。 自2017年至今 , 黎晓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 累计主持了200多场病例讨论 , 影响了国内40余家医院 , 大大提高了专家们攻克疑难杂症的信心及年轻眼科医生的诊疗水平 。
为培育优秀眼科人才 , 黎晓新教授积极推行「中国眼科医师明日之星计划」、「中国眼科医师精英人才培养计划」 , 将技术与经验无私分享给新一代的眼科医师们 。 在她的领衔指导下 , 厦门眼科中心着力打造的眼科精英培养摇篮 , 截至目前已有近5000名学员报名 , 300名学员结业 , 累计手术量超过6万台 , 切切实实培育了一批临床、科研、教学兼备的中国眼科中坚力量和优秀人才 。
医之大者为国为民
2021年9月 , 在第36届亚太眼科学会大会上 , 黎晓新荣获亚太地区预防失明的特殊贡献最高奖——“HolmesLectureAward” , 以表彰她为眼科防盲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
追光者|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爱与光明并存
文章图片
20世纪90年代初 , 黎晓新在门诊中发现很多早产儿存在视网膜病变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治疗时机仅有一个很窄的时间窗 , 如不能进行及时干预治疗 , 孩子很可能会终生失去光明 。 ”然而 , 当时国内医学界对于ROP认识还很不够 。
经过反复沟通 , 1995年 , 黎晓新终于获得了儿科医生和麻醉医生的支持 , 成功完成了第一例ROP手术 , 并努力推动防治关口前移 。 在多方努力下 , 2004年 , 在原卫生部的领导下 , 黎晓新起草了我国首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 。 自此 , 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起来 。 担任厦门眼科中心总院长后 , 黎晓新仍不余遗力地积极推行ROP防治 , 吸引了菲律宾等国患者慕名来院求医 。
追光者|厦门眼科中心黎晓新:爱与光明并存
文章图片
除开展小儿眼底病的预防诊治工作外 , 在厦门眼科中心 , 黎晓新针对厦门本地乃至福建省眼疾病患者的就医需要 , 积极开展引进了十余项新技术 。 其中 , 能有效改善“眼中风”患者视力的新技术——动脉鞘注射治疗视网膜动脉阻塞为国内首创;从德国引进的放射敷贴技术让原来只能摘除眼球的眼恶性肿瘤患者有了保留眼球的机会 。 众多新技术的实施大力加快了厦门眼科中心建设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疑难眼病转诊中心的战略布局 , 不仅解决了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 也提升了本地医疗水平 。